
塞爾維亞國際政治經濟研究院“一帶一路”地區研究中心主任伊沃娜•拉德瓦茨。中國日報記者王敬陳澤冰攝
中國日報網4月28日電塞爾維亞國際政治經濟研究院“一帶一路”地區研究中心主任伊沃娜·拉德瓦茨表示,“一帶一路”的本質是開放包容的發展平臺,它向所有愿意參與的國家開放。每一個參與國都應在合作中作出貢獻,最終實現經濟發展。
4月27日下午,拉德瓦茨在參加中國日報社第六期“新時代大講堂”時表示,“一帶一路”使中國與世界經濟深度融合,“一帶一路”建設不僅使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進一步提高,也為世界經濟應對當前面臨的危機提供了解決方案。
拉德瓦茨特別強調,“一帶一路”并非馬歇爾計劃的新版本,其目標和方法都截然不同。
“一帶一路”不是一個純粹的經濟倡議,而是政治合作、政策對話、貿易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等內容的綜合倡議。與此同時,“一帶一路”還促進了各國互聯互通、文化交流和人文交流。
拉德瓦茨特別提到塞爾維亞與中國悠久的友好外交關系。塞爾維亞是中東歐地區第一個與中國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國家,是歐洲第一個真正意義上對中國公民免簽的國家,也是參與“一帶一路”倡議和中國—中東歐“16+1”合作最積極的國家之一。兩國堅持以國際法為準則,有著共同的價值觀,都堅持不干涉內政的原則。
拉德瓦茨表示,塞爾維亞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一帶一路”和“16+1”等合作框架有利于促進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關系以及中歐關系的發展。
中國—中東歐“16+1”合作是政策對話平臺,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一帶一路”下的經濟合作。中東歐國家大多數是歐盟成員國,這一合作框架可以加強中歐在更廣泛領域的合作,探討中歐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項目。
最后,拉德瓦茨表示,除了良好的外交關系,塞爾維亞受益于其地理位置優越,可以促進中國和歐洲之間的貿易。塞中兩國合作潛力巨大,如在農業、通訊、基礎設施、能源和電信等領域。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