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 全球經濟多年在低谷徘徊,國內經濟換擋后進入新常態,與經濟環境密切關聯的中央空調產業壓力倍增。2015年,國內中央空調產業整體出現超過7%的負增長,為行業發展歷史最大幅度的回落,多數企業因此感受到壓力。
但是,事情總是會有例外,確實有企業出現逆勢增長。海爾中央空調不僅連續5年保持增幅行業第一,還在2016年上半年實現了2位數的增長,家用中央空調品類增幅翻倍,堪稱為中央空調領域逆勢增長的標桿。站在產業的角度來全面審視海爾中央空調,其增長絕非偶然,而是其長期戰略成功、短期戰術得當的必然結果,值得業內廣泛關注并加以學習借鑒:
第一,開放的產品企劃研發體系和心態。與諸多業內企業保守封閉不同的是,海爾通過從技術到平臺的全面開放、合作共贏,借助與優秀供應商的全面、緊密合作,致力于智慧節能產品和技術的創新研發,為全球用戶打造智慧節能專業解決方案。海爾中央空調磁懸浮產品的創新落地,磁懸浮產品的性能再度提升到一個新的檔次,并發布2210冷噸的磁懸浮產品。一系列高端產品落地,標志著海爾中央空調在研發、創新上走在行業前列。可以說,沒有海爾開放的心態與體系作為支撐,這一切將無從談起。
第二,實現實時交互與全流程的可視化定制的生產制造。作為中國制冷空調領軍企業,海爾正在從傳統制造企業向新型制造企業轉型,打破了傳統企業封閉式制造的窠臼。2015年底海爾中央空調投資5億元奠基開工建設的全球首個水機智能互聯工廠即將投產,這個打破邊界,鏈接更加優質、高效資源的現代化工廠,將在中央空調行業中首次實現實時交互與全流程的可視化定制。具備行業最大制冷量的全降膜式磁懸浮離心機,將會從這里源源不斷的下線,讓海爾中央空調成為了中國磁懸浮領域當之無愧的王者。
第三,構建生態圈下的精準營銷模式。中央空調作為一對一的個性化產品,不可能像家用空調那樣先生產后銷售,用戶的體驗感和交互有著極為重要意義。而海爾中央空調目標是在2016年建成1200家體驗店,3000個展廳,同時開展營銷活動1000場,最終實現所有地級市、縣級市客戶、用戶全覆蓋,形成與代理商、工程商、客戶融為一體的生態圈。同時,借助與政府相關部門的戰略合作,成為行業標準的制定者。
第四,以互聯網的共享精神培育拓展市場。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拿到項目難是一個普遍的共性問題。但海爾不是等、靠、要,而是共同參與培育市場需求。針對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特點,海爾看到大型工業項目減少,而涉及民生的公用事業項目增多,海爾就有針對性的為行業用戶定制了全流程專業解決方案,在軌道交通、數據中心、醫院學校等民生領域積累了一大批優質客戶,屢屢創造了行業千萬級大單。
第五,給“真誠到永遠”的服務理念注入新的內涵。“真誠到永遠”的“海爾式服務”也在時代變遷中與時俱進,從“五段全程售后服務”,到如今搭建集智慧設計、智慧監理、智慧診斷、智慧響應、智慧運營、智慧維保為一體的“六維智慧服務體系”,海爾中央空調不斷為“真誠到永遠”注入新的內涵,不僅為行業服務標桿升級換代,也是成為海爾中央空調連續增長提供支持。
如果說,上述五個方面更多的是體現傳統創新的話,那么海爾中央空調的互聯網化改造上,也是區別于與其他品牌不同的最好注腳。一方面,海爾中央空調在上線了完全信息化的新型互聯工廠,率先踐行國家“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實施;另一方面體現在海爾中央空調要做就做行業最高端的,今年4月海爾成功發布2210冷噸的磁懸浮產品,讓海爾中央空調成為了中國磁懸浮領域當之無愧的王者。
此外,一系列的榮譽也能印證海爾中央空調的強勢增長。在今年5月,海爾中央空調“大型節能環保磁懸浮離心式中央空調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等5項成果獲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與政府相關部門、技術學術機構聯合發起的中國首份《磁懸浮離心機產業發展白皮書》;還在國家新近出爐的《制造強國研究》唯一選中海爾互聯工廠作為案例。一系列的獎項榮譽,從品牌高度推動了海爾中央空調的高成長。
還有一點也應該引起業內的關注,就是一些中央空調企業為了單純的擴大規模,把精力和重心放在低端產品上,通過價格戰等手段獲取規模擴張。海爾中央空調與之不同的是,摒棄單純以低端換取規模,而是通過推出像磁懸浮這樣的高端領先產品,獲取的是技術進步帶動下的高速成長。這樣的增長才具有真正的含金量,才能夠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也是符合政府倡導的轉型升級大政方針。
不難看出,海爾中央空調逆勢增長的背后,一方面體現出用戶對海爾中央空調產品的品質、功能、節能等諸多體驗的肯定和贊譽,另一方面體現的是海爾中央空調在企劃研發、生產制造、市場營銷、互聯共享方面的不斷創新驅動。
一個企業出現1-2年的增長,可以說是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連續5年持續增長就不能簡單歸結于偶然,表明企業內在蘊含著巨大增長動力的必然。海爾中央空調的連續5年的快速增長,特別是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實現的,就更具有典型意義和標桿意義,值得業內認真學習、深入研究和廣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