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 不久前,《智能房間空調器產業發展白皮書》在北京發布,這是行業首個關于智能空調的《白皮書》。一時間,智能空調再次成為行業熱議的話題。同時,又有消息稱,年度交替之際,即將到來的新品發布季,以海爾、美的等為代表的主流品牌都無一例外的將智能新品定位為2017冷年的市場主打產品,智能戰場硝煙一觸即發。
回顧20多年中國空調市場發展史,能與智能空調相提并論的只有變頻空調。從進入大眾視線到市場普及、再到成長成熟,變頻空調用了差不多10年的時間,歷程之坎坷一言難盡。與此不同,智能空調一經面市就勢不可擋,僅用3年左右的時間就走過了變頻空調10年的發展歷程,迅速成為空調行業“現象級”產品。
智能市場格局雛形初現
如果說2014年是智能元年的話,那么現在智能空調產業正處于高速成長期。對于80、90后的消費者而言,智能不僅是空調的物理屬性,更是一種消費習慣。國家信息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4月,智能空調占整體空調銷售量比例由去年同期的9.58%提升至13%。空調的智能時代已經來臨,就像當初的智能手機一樣。目前,以海爾為代表的主流空調品牌均已完成智能轉型戰略部署,整個空調市場被推向智能比拼的全新格局。
得消費者得天下。除了制冷、制熱的基本屬性外,智能空調更要給消費者提供舒適、方便的體驗。海爾空調想用戶所想,從智能產品、智能制造、智能服務等多維度為用戶構建全方位和深度智能環境,智能全系列的自清潔空調更是成為滿足細分人群的多樣化需求的優秀案例。同樣是來自國家信息中心的數據,2016年1-4月,海爾在智能空調市場的銷售量、銷售額兩項指標中均以超過60%的份額排在首位,在各級市場中實現全面引領。

智能空調發展任重道遠
智能空調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發展之初,只是簡單的實現手機替代遙控器,從而引發引發空調智能化實際性的熱點討論,其結果促進了空調企業在加速智能空調產品上的研發創新;而緊隨其后的是,眾多空調企業一哄而上地推出智能空調單品,使得智能市場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倒逼智能空調行業規范出臺。進入2016年,空調智能化進程再上新臺階,智慧家居平臺和生態建設成為智能空調發展的新方向,一大批具有個性功能,更加滿足消費者體驗的智能新品紛紛面市。一時間,智能空調市場出現“百花齊放”的繁榮局面。
在整個發展過程中,海爾智能空調起到不容小覷的推動作用。據了解,海爾空調早在2010年就提出了智能升級,打造出了全球首臺物聯網空調,至今已推出包括天樽、天鉑、自清潔等全智能產品系列,率先實現了本體智能、網器智能、生態智能三位一體,盡得市場先機。其獨創的智能清洗功能與智能WIFI、智能感應、智能云端等并稱為智能主流功能。
智能技術創新正推動家用空調實現質的飛躍。可以預見,隨著智能空調標準的逐步落實、技術的逐步成熟、功能的逐步完善,智能空調產業將爆發更大的市場號召力。
下一個十年智能空調做主
回顧中國空調發展史,在過去的二十年里市場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洗牌”是第一個十年的顯著特征,品牌格局經歷了第一次“大地震”。第一個十年從1997年算起,春蘭、華寶等老牌企業因主客觀因素褪去固有的光環,與此同時,格力、海爾、美的等后起之秀快速崛起,開放的心態、創新的產品使得其逐漸掌握市場話語權直至今日。
“模式領先”是第二個十年空調品牌長足、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第二個十年始于2007年,在產業政策的輪番刺激下,市場供需矛盾日趨激化引發空調行業對傳統產銷模式的思考與探索,以海爾為代表的即需即供零庫存模式進入大眾視線,掀起熱議。
“大洗牌”和“模式大考”后中國空調行業基本確定了“3+X”的品牌格局,長達數年。冷年交替,中國空調行業即將進入新的周期,下一個十年,空調行業誰做主?毫無疑問,答案是智能空調,而毋庸置疑的是智能空調和智慧家居平臺的發展也將成為影響產業格局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