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 半放養在甘肅安西極旱荒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瀕危動物普氏野馬,繼今年5月份產下1駒后,6月中下旬又連產3駒,保護區內普氏野馬種群已增加至23匹。
甘肅安西極旱荒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總工程師楊永偉說,這4匹小馬駒均誕生在保護區北片的黃草灘,經連續多日觀察,它們都體格健壯,生存狀況良好。保護區內還有2匹母馬待產。
他告訴記者,每年5月至7月是普氏野馬交配、繁殖的關鍵期,但也是狼群侵襲小馬駒的高危期。保護區工作人員開展了全天不間斷巡查工作,以保護小馬駒的安全。
普氏野馬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馬,原產于中國新疆準噶爾盆地北塔山和甘肅、內蒙古交界的馬鬃山,19世紀80年代被俄羅斯探險家普熱瓦爾斯基發現并命名為“普熱瓦爾斯基馬”,簡稱“普氏野馬”。普氏野馬的野生種群于20世紀60年代滅絕。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我國陸續從歐洲引回普氏野馬,在新疆、甘肅進行養殖,并進行野外放養試驗。
楊永偉介紹,安西保護區于1997年從外地引入普氏野馬。近年來,經幾次野外分群,普氏野馬穩定保持在2個繁殖群和1個公馬群,種群結構穩定,適應野外環境的能力逐漸增強。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