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爸爸去哪兒》第三季播出之后,王金元所在的子洲縣王陽洼村徹底火了。據報道,節目錄制結束后,鄉政府卻要求五家“明星住房”原封不動,并告知房主騰出房間,以供游客參觀或者留宿。4號房女主人馬丕芳還告訴記者,她和老伴不得不搬到了隔壁,只用此屋的灶臺蒸饅頭,有位縣里的領導發現后問道:“難道你們還住在這里?!”
攝制組進村,本是一件讓村民們高興的事兒。對那些從沒走出過村莊的村民們來說,能見到只有在電視上才能看到的大明星,也算是長了見識、開了眼界。
攝制組進村,可能也會給當地經濟帶來隱藏的長期利益——通過明星效應聚攏人氣、拉動旅游經濟,像北京靈水村、黑龍江雪鄉等地,就曾因作為《爸爸去哪兒》的拍攝地,而令當地“收入一年翻十倍”。正是看到了節目背后的利益,如今有不少地方都在爭取成為綜藝節目的外景地,例如,同樣為《爸爸3》拍攝地的綏寧縣曾有干部說過,“現在很多縣市也在爭取拍攝機會,但還是被我們爭到了。”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不管經濟的大餅看上去有多么誘人,攝制組和當地政府都必須恪守底線,那就是無論是拍攝期間還是拍攝后,都絕對不能侵犯村民的個人權益,不能提出一些無理要求。即使為了當地發展,那鄉政府也要尊重老鄉的權利,按照自愿和損害賠償原則,進行談判,并給予必要的補償。特別像涉及村民房屋這樣大宗財產的問題,更不能含糊。否則是對村民財產權的粗暴侵犯。
《爸爸3》走了,現實中的爸爸們卻從窯洞中被攆了出來。節目播出后,當地政府把取景地當成旅游景點,想法不錯,但是當地政府若一無具體的規劃、二無行之有效的管理,簡單粗暴地通過行政命令不讓老鄉住自己的房屋,這就與現代法治精神相違背了。這樣的事情,今后還是少發生為妙。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