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時間8月24日,美國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美國紐交所早盤三大股指全線狂瀉,曾觸發“熔斷機制”,一度暫停交易。美股全天出現罕見的過山車式大幅震蕩,截至當天收盤,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報收于15871.35點,下跌了588.4點,跌幅3.57%;標準普爾500指數報收于1893.21點,下跌77.68點,跌幅3.94%;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報收于4526.25點,下跌179.79點,跌幅3.82%。而美油大跌5.5%,布油重跌6.1%,投資者紛紛涌向美國國債避險。
本周一美股一開盤,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旋即下跌1030.89點,報15428.86點,跌幅為6.26%;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96.97點,報1873.92點,跌幅為4.92%;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372.81點,報4333.23點,跌幅為7.92%,從而引發了美股大盤穩定器“熔斷機制”。所謂熔斷機制,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設立的一種保護機制,即在交易過程中,當價格波動幅度達到某一限定目標時,交易將暫停一段時間,熔斷機制的設立旨在避免再次發生“閃電暴跌”事件。據媒體報道,根據美國證交會的最新規定,當標普指數在短時間內下跌幅度達到7%時,美國所有證券市場交易均將暫停15分鐘,但對于美股交易時段以外的股指期貨交易,標準略有不同。
隨后,美國政府在第一時間對周一大跌做出了積極反應,希望能穩定市場和投資者對美國經濟發展的信心。在本周一的白宮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白宮發言人喬希·厄內斯特稱,美國總統奧巴馬已就周一全球股市的大跌做出簡要闡述,美國財政部則正繼續密切關注全球形勢的發展。同時他指出,從長期的經濟發展趨勢來看,目前美國經濟表現強勁。他認為,與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前相比,現在美國經濟的基礎要牢固得多。
然而,就在上周,美國股市剛剛經歷了自2015年年初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周,本周一又出現暴跌,無疑將對市場信心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可能引發一系列蝴蝶效應。
首先,股市近來的頻繁震蕩無疑讓之前關于美聯儲加息的預期變得更加云山霧罩。不久前,市場和專家紛紛預測美聯儲將在今年年底前加息。美聯儲主席耶倫也在今年7月出席美國參議院銀行、住房和城市事務委員會聽證會,就美國半年度貨幣政策報告做證詞時,為美聯儲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加息做了背書。耶倫曾表示,如果美國經濟朝著我們預期的方向發展,美聯儲有可能在今年某個時候上調聯邦基金利率。
但巴克萊銀行周一卻對其此前做出的美聯儲將于9月份加息的預期進行了修改。該行對媒體稱,鑒于金融市場震蕩以及新興市場經濟增長前景面臨不確定性的形勢,美聯儲首次加息的時間很可能將會推后到明年3月份。雖然巴克萊銀行認為美國的經濟活動表現穩健,這意味著美聯儲有理由小幅加息,但同時也認為美聯儲不太可能在這種環境下開始一個加息周期,原因是擔心這種舉動可能會導致市場變得更加不穩。
有專家指出,美元是世界貨幣,但美聯儲政策的“自利性”會造成很強的溢出效應,讓新興市場國家成為受害者。美聯儲自2008年金融危機后實施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與前不久釋放的加息信號制造了“資本潮汐”,嚴重威脅到新興市場國家經濟的穩定性。自市場預期美聯儲最早可能于9月啟動加息,資本流出新興市場的趨勢也隨之上升。媒體數據顯示,在截至2015年7月底的13個月里,19個最大的新興市場經濟體資本凈流出規模達9402億美元,近乎兩倍于2008—2009年金融危機時三個季度的4800億美元凈流出總量。印度央行行長拉詹就曾指責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在本國經濟復蘇時采取了自私的經濟政策,導致新興市場動蕩。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