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戰機。CFP供圖
7月31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約瑟夫·鄧福德上將宣布,F-35B“閃電Ⅱ”型聯合攻擊戰斗機達到初始作戰能力狀態,10架F-35B將部署于美國亞利桑那州尤馬的第121戰斗攻擊中隊。為此,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聲稱,這是“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取得的一個里程碑”。
在F-35聯合攻擊戰斗機研制過程中,還有英國、意大利、荷蘭、加拿大、挪威、丹麥、澳大利亞和土耳其等國提供了43.75億美元的研制經費。之后,新加坡、以色列等國也先后加入研制和采購。這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型戰斗機研制計劃,也預示著F-35將來可能會成為世界上裝備數量最多的戰斗機。
作為20世紀最后一個重大的軍用飛機項目,也是全世界進行中的最龐大戰斗機研發計劃,F-35所產生的影響在某種意義上已經超出了武器裝備本身的范疇。
F-35將以全新作戰方式影響未來空中戰場
F-35“閃電Ⅱ”聯合攻擊戰斗機是一款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設計生產的單座單發戰斗機。1993年,美國國防部啟動“聯合先進攻擊計劃”驗證機研究,要求新一代戰斗機實現“三合一”,即滿足空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及其盟國的需要,在具備良好對地攻擊能力的同時,兼顧對空作戰能力。F-35因此應運而生,它是具備較強隱身能力、先進的電子系統和一定超音速巡航能力的典型第五代戰斗機。目前,它主要發展了3種型號,即空軍常規起降型F-35A、海軍陸戰隊垂直起降型F-35B,以及海軍彈射起飛/阻攔降落艦載型F-35C。
F-35是當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戰斗機之一,鄧福德上將表示,“作為海軍陸戰隊空地特遣部隊的一部分,F-35B已經能夠執行近距離空中支援、攻擊、防空、護航和武裝偵察任務,或者為聯合部隊提供支援。”實際上,除了常規作戰任務,F-35聯合攻擊戰斗機在未來空中戰場還將以全新的作戰方式投入戰斗,從而可能徹底改變未來空中作戰形態。其中,與其他隱身作戰飛機編隊作戰、與無人作戰飛機編隊作戰是兩種最典型的新型作戰方式。
隱身作戰飛機最好的搭檔當然是隱身作戰飛機。早在2014年11月初,美軍就在佛羅里達州的埃格林空軍基地進行了F-35與F-22的首次協同編隊訓練。兩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隱身戰斗機第一次進行空中進攻、空中防御和空中遮斷等課目的協同訓練。美國媒體指出,F-35與F-22的編隊作戰一直是美軍夢寐以求的作戰方式,它主要針對的是世界一流空軍,如中國或俄羅斯。
為了實現兩種先機戰機的無縫協同,美軍還為其研發了專用數據鏈——“多功能先進數據鏈”,它既能使F-35實現戰術協同,提升通信、導航與識別電子戰能力,還能與其他作戰飛機聯接并自動共享態勢感知數據。更為重要的是,它是第一種可裝備在多種隱身戰機上的數據鏈,美軍未來將以這種專用數據鏈為依托,打造由F-35、F-22、B-2構成的隱身空中戰斗群,從而成為大規模空中突防的主力。
此外,美國海軍協會網站今年4月15日報道,海軍部長對海軍航空兵的未來作出重要判斷,由于無人系統(尤其是自主無人系統)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F-35聯合攻擊戰斗機“幾乎肯定”將是海軍、海軍陸戰隊采購和使用的最后一型有人駕駛戰斗攻擊機。這意味著,F-35戰斗機在服役過程中將會與無人機結伴作戰。
今年6月22日,美國空軍發布了由前首席科學家麥卡·恩德思蕾完成的自主技術科技規劃文件《自主地平線:美國空軍中的系統自主性——通往未來的道路》。該報告著重探討了有人作戰飛機與無人作戰飛機協同作戰的新模式,專門描述了未來美軍F-35聯合攻擊戰斗機飛行員能夠一邊飛行一邊在駕駛艙中控制附近一群無人機的作戰場景。因此,F-35很可能成為首個拖掛無人機群作戰的有人戰斗機。美國海軍按照這一思路,正在探索如何將F-35聯合攻擊戰斗機與X-47B無人作戰飛機這兩型主力戰機協同運用到亞太地區的空海一體戰場上。
通過F-35戰機展現與盟友的密切關系
美國國防部負責采辦、技術和后勤的助理國防部長弗蘭克·肯達爾針對F-35B入役表示,“F-35B達到初始作戰能力狀態是該項目取得的重大成就,是這種五代機初步形成戰斗力的標志,這對美國各軍種以及國際合作伙伴都十分重要。”肯達爾之所以這么說,目的有兩個:一是通過在相關地區部署F-35為盟友打氣;二是通過F-35戰機軍售展現與盟友的密切關系。
以日本為例,一方面,F-35成為美國借助日本推行“重返亞太”戰略的一個重要載體。美國《國家利益》雜志今年5月17日刊文,梳理出日本為應對中日東海之爭的五大致命武器,F-35聯合攻擊戰斗機赫然列入其中。按計劃,F-35將成為日本首批隱形五代戰斗機,用于替代現役的F-4J戰斗機。而早在2012年12月18日,時任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在華盛頓就美軍今后的部署計劃發表演說時就聲稱,“美國計劃于2017年首次在日本山口縣巖國基地配置F-35戰斗機”,這將是F-35首個海外部署基地。加上美軍已經在日本沖繩嘉手納多次部署F-22戰斗機,美軍明顯希望通過在日本部署這些高性能戰機來牽制中國空軍的實力,從而影響亞太地區局勢。
另一方面,美國更通過F-35向外界展示與日本這一亞洲“鐵桿同盟”鐵的程度。美國將在本土為日本生產首批4架F-35A聯合攻擊戰斗機,預計2018年交付,其他38架將在日本國內組裝和測試。2014年12月,《日本產經新聞》稱,美國決定將F-35的亞太地區維修基地設在日本。
對于美國的其他盟友而言,F-35也是衡量同盟關系的一個重要標尺。2014年12月11日,意大利國防部長羅伯特·皮諾蒂與美國駐意大利大使約翰·R·菲爾普斯宣布,意大利將負責為歐洲境內的所有F-35聯合攻擊戰斗機提供保養服務。皮諾蒂表示,意大利軍方計劃購買約90架F-35。
此外,今年1月8日,美國國防部宣布,雖然為了節省軍費開支將關閉英國米爾登霍爾空軍基地,但已經選擇英國的拉肯西思為F-35戰機在歐洲的首個永久駐扎地。預計首批F-35將在2020年抵達英國,以替換現役的F-15戰斗機。對此,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表示,這將“有助于增強我們同歐洲的重要伙伴關系,使我們可以最大程度地幫助這一地區的北約盟友和伙伴們”。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