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29日電 據“新華社發布”客戶端報道,網絡安全標準的制訂關系業界發展的根基和未來,中國需要從戰略博弈的角度出發,推進網絡安全技術標準的制訂和完善。2014年歲末,在網信辦召開的“網絡安全標準化工作座談會”上,記者深刻感受到“開放,公平,合作”的氛圍。
作為承載著解決“九龍治網”舊常態、協調中國網絡大戰略的新機構,網信辦近一年的運行能否滿足預期,始終是各方關注的焦點。而今,在包括此次座談會的多個場合中,網信辦已充分展現出戰略的視野,開放的心態,合作的精神。這種積極的信號也將成為網信辦來年工作的新常態。
戰略的視野,體現在對網絡安全環境的準確把握。組織此次會議的網信辦清醒地認識到,中國構建網絡安全最本質的挑戰,是在充滿復雜性和不確定性的國內與國際兩個環境中,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實踐路徑。對外,中國需要確保在構建安全能力的進程中縮小與主要戰略競爭對手的差距;對內,中國需要在不同利益訴求的主體間構建均衡,以符合技術、市場、社會、國家等多元訴求的方式,推進國家網絡安全能力的建設。
戰略的視野,體現在對網絡安全內涵的深刻理解。此次座談會的主題,就是以“公正、公平”的方式推進網絡安全標準化建設。會議主辦方明確指出,網絡安全戰略、網絡安全技術標準,必然是為中國的國家利益服務;但這種服務同樣受到約束,比如,不能與中國加入WTO時作出的承諾相沖突。
戰略的視野,體現在對戰略競爭對手的清晰認識。第一個發言的業界代表啟明星辰首席戰略官潘柱廷指出,制訂標準是一個高級博弈過程,在現代市場經濟中,標準是一種手段,有的標準會提升處于壟斷地位的游戲者的優勢,有的標準則會削弱壟斷以保持競爭和多樣性。2014年2月,遵循美國總統奧巴馬的第13636號行政命令,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局發布《用于改善關鍵基礎設施網絡安全的框架1.0版》。參會的唯一學者代表、復旦大學的美國網絡安全戰略研究專家沈逸副教授建議,應認真參考借鑒美國框架,包括制訂執行此框架過程中的有益經驗。
開放的心態,體現在坦誠的開局。網信辦網絡安全協調局的趙澤良局長第一句話就讓人眼前一亮:“各位,請大家記一下我的手機號碼,以后有何意見和建議,直接打電話和我溝通。”政府官員如此開誠布公,也讓記者印證了之前對網信辦工作直接、高效、扁平化溝通模式的印象。
開放的心態,體現在嘉賓的名單。出席座談會的,不僅有早已走出國門的華為、中興,新晉互聯網大佬BAT,國內一流IT和安全廠商啟明星辰、綠盟、曙光、浪潮、南大通用、分享通信、西電捷通,還有近來頗受“去IOE”困擾的跨國企業微軟、高通和IBM。這種中外結合、共商安全標準基業的研討陣容,足以顯示出大國的開放胸懷。
開放的心態,體現在真誠的互動。這次座談會有兩個“第一次”,是網信辦成立后第一次為推進網絡安全標準化工作征集意見和建議的業界座談會,也是今年第一次把中外企業邀于一個屋檐下,為信息安全標準化建設共同獻策。面對跨國企業代表對于無法成為中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正式成員、國內相關領域不夠開放的“抱怨”和希望開放的步子再大一些的期許,趙局長微笑著說,“我們一直都是開放的。我們和美國產業界召開多次關于網絡安全標準化的圓桌會議,在標準開發過程中認真聽取你們的意見和建議。跨國公司能受邀進入中央網信辦主樓參加中國的網絡安全基礎工作研討,在座的中國公司有沒有被美國政府邀請去討論美國的網絡安全標準問題?”
開放的心態,體現在分歧與溝通。席間熱點此起彼伏,關于合規性和協商性標準的不同意見、如何客觀理性地看待去IOE、如何推行網絡安全審查制度、企業走出去的CC認證門檻、安全資質是否權威適度、跨國企業是“能不能”還是“想不想”參與中國的標準制訂……近4小時的發言,有暗流涌動的碰撞,有開誠布公的探討,有會心的笑聲,更有真誠的掌聲。
開放的心態,體現在模式的常態化。一次會議不足以解決所有問題,有遺憾,有收獲。關于標準機制的探討未能深入,是座談會的小遺憾,但收獲的是碰撞出的新思路。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林寧秘書長表示,“會上提出許多新技術的標準化問題,例如數據標準、身份認證、云計算等。未來我們還將組織更深入一些的小范圍交流。”騰訊政府事務部總經理劉勇感慨,“不同企業有不同的訴求,如何站在國家的角度梳理并制定出更加合理有效的標準,意義重大。同時還需考慮不要阻礙創新,這的確很難平衡。”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后。開放的胸懷,不意味著不設防,不博弈。小小的研討會,同樣折射出網絡世界的大問題。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