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12月9日訊 據中新網消息:近期,由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開展的肅北縣馬鬃山玉礦遺址2013年度考古發掘工作宣告結束,并取得新的進展。本次調查共發現遺存383處,其中礦坑290處,房屋33處,崗哨31處,石料堆積29處。
馬鬃山玉礦遺址位于甘肅酒泉市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馬鬃山鎮境內的戈壁灘上,目前發現遺物有陶器、銅器、金片、鐵器、石器、玉料、水晶、朽木、骨器、獸骨、動物糞便等。陶片有兩類共存,A類為漢代陶片,B類為騸馬文化陶片。初步確定該遺址的年代為戰國至漢代,可能存在少量四壩時期遺存。
記者8日從甘肅省文物部門獲悉,本次發掘對馬鬃山玉礦遺址區進行了全面調查,獲取了各類遺存的詳細信息;通過對各類地表遺存進行測繪,從宏觀上把握了各類遺存的分布狀況;通過探溝發掘,進一步了解了遺址區的文化堆積,尋找和確定了遺址的中心區域;對被破壞遺存進行清理,了解了遭破壞情況。
此次調查面積共20平方千米,確定遺址面積為600萬平方米(南北長約5400米,東西寬1400-1850米),整體由西北向東南沿礦脈走向分布。在遺址的北部又發現多處礦坑。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認為,通過近幾年的調查和發掘,初步判定該遺址至少可以劃分為兩個時期。一期聚落主要由礦坑、半地穴式作坊、地面式建筑等組成;二期聚落主要由礦坑、地面式石圍墻作坊、崗哨類建筑等組成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