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時許,蘭州南河灘小區(qū)市場開始活躍。臨街鋪面紛紛打開卷閘門,路邊商販們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家住小區(qū)的李剛也推著小車來到路邊,放好工具柜支起四角遮陽傘,還沒鋪好塑料單擺好鞋底、鞋掌等材料,一個年輕顧客就來到面前。“李師傅,休閑鞋幫開了給粘一下。”好的,說話間李剛穿好圍裙,一邊沾鞋一邊和年輕人聊天。

李剛今年46歲,初中畢業(yè)后到長津電機廠當了一名維修電工。“那時我們廠里的效益非常好!發(fā)電機、電梯等電機品種銷售到全國各地,廠里幾乎天天排滿外地拉貨的汽車。”可從1996年起,廠里效益一年不如一年,到1998年時終于維持不下去了,工廠破產后李剛苦悶了一段時間。之后,逐漸適應了新的生活。那些年,他先后開過貨車、當過社區(qū)綜治員、也嘗試著做過小買賣,但都不是十分如意。就在他心灰意冷時候,一次偶然的機會改變了他的命運。
那是2003年8月的一天,李剛走到街上皮鞋底子破了,他隨意來到渭源路一個鞋攤前。修鞋師傅是一個中年殘疾人,他臉上帶著自信笑容。談話間一雙鞋底已經沾好,遞鞋時修鞋師傅看到李剛愁眉不展,開玩笑說道,“我一個殘疾人還整天樂呵呵地,你一個健全人有啥不痛快呢?”見修鞋師傅熱心開朗,李剛和盤托出自己的苦惱:簡略講完幾年經歷,李剛感嘆道“我干啥啥不成,這往后日子該咋辦啊!”說完,李剛的眼圈有些發(fā)紅。修鞋師傅聽完李剛介紹,認真思索了一會后說道“不然,你跟著我學修鞋咋樣?”突如其來的話,讓李剛一時難以接受。“不要小看修鞋行當,他絕對不會讓你失業(yè)。盡管發(fā)不了財但保證你正常生活沒有問題!”“我考慮一段時間,想通了就拜你為師!”出于臉面,李剛當時還不能接受鞋匠的“稱號”。
2003年11月,距離修鞋師傅邀請做徒弟3月時間過去了,可李剛的工作問題還是沒有一點頭緒。而這時他也徹底想通了,“修鞋靠勞動吃飯沒啥丟人的!”于是,在他36歲那年正式拜殘疾修鞋匠為師。1個月后,李剛開始在街上擺攤。“剛開始不好意思,攤子上來了顧客頭都不敢抬!”記得第一個顧客是一名中年女子,給她沾了一雙鞋好像是2元錢吧。直到今天,這個顧客修鞋還來找他。李剛最初擺攤地方在張?zhí)K灘蔬菜市場附近,那里人多熱鬧生意好做,后來南河小區(qū)社區(qū)市場開放,李剛便把他的攤子搬到南河小區(qū)。
每天在家吃過早點,李剛便推著工具小車出門了。“感覺挺好,中午還可以回家吃飯。”院里擺攤李剛覺得方便隨意,大約一年后李剛的生意逐漸開始順當,也開始有了一批回頭客。由于院里擺攤面對的是熟人,且還有幾家修鞋攤互相競爭。所以,李剛修鞋一點也不敢馬虎,一般小活熟客他都會免費。一次,有個顧客到李剛這修理皮鞋鞋面,他修補后外表幾乎看不出來,顧客感到非常滿意。之后,大約一兩個月這個人就會來一次。后來才得知,這個人家住安寧師大,每月來南河灘探望老人。于是,順便把自己和家人的鞋拿來讓李剛修補。如今,李剛的回頭客占到60%。他的顧客西至安寧、西關、東至段家灘、大潤發(fā)、張?zhí)K灘。如今他和老父親上高中的姑娘在一起生活,日子雖不富裕但也過得有滋有味。“我已經申請經濟適用房了,可能用不了多長時間一家人就能住上寬敞新房了!”李剛眼里露出欣喜神色。
(更多內容請點擊大西http://www.guyuantaihehotel.com/n/yantan/)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