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一只船小學上了別開生面的開學第一課
鐘燕老師以“因我的存在而幸福”為主題給學生上課
◇記者 許麗 文/圖
鑫報訊 “老師,我覺得幫一年級的同學提一桶水是幸福的。“老師,我爺爺今晚要吃藥,我晚上給爺爺涼一杯水,希望爺爺是幸福的。”這是城關區一只船小學五年級一班的學生在上完“開學第一課”后對幸福的理解。
昨日,是全國學生正式開學的日子,以“幸福”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也如約在中央電視臺播出。根據教育部規定,蘭州市各中小學校將統籌組織集中開好全國的“開學第一課”。由于受網絡干擾,一只船小學無法正常組織學生在校觀看直播,校長馬媛則借這個機會安排師生開展了同一主題的“開學第一課”。整堂課下來,孩子們真正感受到了幸福的感覺,老師則認為,小學生應該生活的更快樂一些。
“剛上課提問的時候,孩子們還覺得自己不夠幸福。上了一堂課后,同學們對幸福的認識深刻了。”一只船小學老師王亞麗說。
“幸福”是什么?
一只船小學上了別開生面的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不應該僅僅是一節課的內容,而應延續到整個學期,甚至一個學年。王老師通過一個毛毛蟲變成蝴蝶的故事告訴同學們,生活態度不一樣,發現幸福的角度也會不一樣。她又將自己在隴南送教時看到農村孩子艱苦生活學習的情況講給同學們,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是幸福的。為了不讓孩子們對幸福有片面的理解,王老師還通過一些圖片來告訴孩子們,在生活中怎么做才能讓自己幸福,讓家長、讓老師、讓社會幸福。王老師在課后布置給孩子們一個長期的作業,讓大家準備一個本子,將自己的幸福感言記錄在上面,到一個學期結束后,要把其中的精彩和感動拿出來跟大家一起分享。
在四年級一班,鐘燕老師確定了“因我的存在而幸福”的主題,在上課時鐘老師發現,現在孩子們認為自己得到一個玩具,或者一件漂亮衣服,或者一份禮品,自己就幸福了,為了讓孩子們扭轉這樣的想法,她用這個主題來告訴孩子們,要通過自己的行為給別人帶來快樂,自己收獲的就是一份幸福。班上的曹雪芹同學在上課時發言,她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溫暖的家庭,每天能看看課外書就是很幸福的事情。王亞麗說,隨著孩子們學業壓力的增大,現在小學生的幸福指數并不高。有些獨生子女生活在一個博愛的環境中,就有比較強的優越感,他們只看到自己的收獲,而不注重孩子也需要付出。幸福這個概念要是融入到生活中,有很強的實踐基礎,家長、社會、學校要一起行動,為孩子們減輕學業負擔,孩子們回到家里應該受到父母的引導,讓他們從小體會付出的喜悅。
今年全國的“開學第一課”以“幸福”為主題。它是中小學教育非常重要的環節。開學第一課,以對學生健康成長的深切關懷和深情至愛,以學生關心關切關注的問題為切入點,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生動活潑的形式,給學生開啟新學年積極而有針對性的引導。省教育廳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結合各地各校和學生的實際,統籌組織集中上好全國的“開學第一課”,使之成為學校開學教育的重要內容。同時也可圍繞全國的“開學第一課”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并以此為主題安排好今年9月的“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