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多流動商販有了固定經營地
昨日清晨,伴隨一場小雨的降臨,蘭州的空氣一片清新。9時,位于宋家灘村社區的新港城商業步行街內,商戶們一邊開門喜迎四面八方的顧客,一邊派人到商場辦詢問,市場內的電怎么還沒通?看到顧客的到來和商戶的咨詢,市場辦管理人員李保亮一邊跟商戶說,“今天宋家灘檢修變壓器”的消息,一邊組織人員收拾市場環境衛生。
這樣為商戶和市場環境服務的工作,是李保亮每天的“必修課”。
這在李保亮看來,是一件格外高興的事兒。“市場內越來越忙了,商戶們對市場服務環境要求越來越高了,說明啥呀?說明我們辦的新港城商業步行街越來越好了!”李保亮笑著說,“能為商戶們做些服務,我感到特有成就感,你不知道,商場里150多戶商店以前都是雁灘的地攤流動商販,我原來也是,我們能夠為150多位地攤流動商販提供一個穩定的營業場所,將這一市場辦好,是非常自豪的。”
記者在新港城商業步行街內看到,多年前該處塵土飛揚、垃圾亂堆的臟亂差景象,已被平坦的水泥地面、林立的整齊商店,整潔的市場取代,在2000多平方米的商業步行街內,各類服裝、鞋帽、日雜、小商品、等日常用品和餐飲服務一應俱全,且價格便宜,一大早就吸引著附近村社區居民的光顧。
據宋家灘村社區黨支部書記付和平介紹,新港城商業步行街是在雁北街道辦、宋家灘村社區支持下,由投資商于去年4月正式啟動的,建設之前,這里最大的問題就是臟亂差,該地段位于雁西路與雁北路十字路口,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已成為雁灘城市形象的一部分,為了整治這里的環境,社區采取了多種措施,并專門花了一筆錢建起了與雁北路相隔的擋墻,后來,隨著投資商在這里建起新港城商業步行街,這里的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不僅如此,新港城商業步行街建設起來后,還讓村社區原來的這塊土地資源得了利用,投資商通過與社區鑒訂土地租賃協議,每年還為村社區創造一部分場地租金,可以說,這促進了村社區的經濟發展。
李保亮介紹,到今天,新港城商業步行街建成已接近一年了,一年來取得的最大成績有三點:一是為雁灘地區的地攤流動商販提供了固定的營業環境,改變了許多地攤商戶一遇刮風、下雨無法營業的局面,且實現了正常又有規律的營業時間,夏季為9時至22時30分,冬季為9時至22時,讓商戶們有了歸屬感和自豪感;二是改善了新港城十字路口這個地方原來臟亂差的市容市貌;三是為雁灘村社區及廣大在雁灘居住的農民工朋友提供了一個中低檔日常消費品的市場。
“舉個例子吧,附近村社區的居民一見我們就問:‘步行街東面的那塊地方,你們什么時候也將它辦起市場?如果也辦起來,我們這里的環境就更好了!’”李保亮介紹說,“由于在緊臨新港城商業步行街的東面還沒有建起步行街,其環境與一步之隔的西側,判若兩樣。”
李保亮介紹,目前市場內直接帶動200多人就業,為了進一步建設好市場,已專門設立治安室、市場辦,有自己的管理人員、環衛清潔工,未來通過進一步完善市場內軟硬件設施,創新經營管理理念,力爭將商業步行街建設得更好,為地攤商販正規化、集約化發展和管理創造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