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卓尼覺乃藏族在發展壯大中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和習俗。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和與周邊民族的頻繁交往,覺乃藏族形成了多彩多姿、別具一格的服飾文化,其艷麗的色澤,紛呈的色彩,個性化的裝束,反映出了覺乃藏族人愛美的天性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
覺乃藏族男女服飾差異很大,相對而言,男子服飾要簡練得多。他們上身常穿黑色大襟高領布襖短褂,分單、棉兩種,藏語稱“古身子”,俗稱“棉主腰兒”。短襖褂子下擺用紅色綢帶、布或羊毛腰帶系于臀部,系扣打在臀后,留出1至1.5尺的結頭,垂于臀部,走路時隨著身姿搖擺,有一種飄逸的美感。他們下身常著黑色或深藍色長褲,頭戴狐皮帽子或禮帽,足蹬“連把腰子”鞋,顯得英武剽悍。
覺乃藏族婦女服飾的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是民族自然性格與人文標志的統一,集中體現了環境特征、年齡特征、信仰特征和審美特征,而其復雜程度以頭飾為最。覺乃藏族婦女頭飾具有歷史延續性和民族傳承性,最講究的是造型別致的“沙茹帽”。沙茹帽呈圓形,似球冠狀,前額稍上處平開10個小半圓連續鋸齒形圖案,每格齒尖縫綴1顆紅色小珊瑚或銀珠,兩邊各垂1束黑色長纓穗,墜在胸前左右。帽子后腦勺處飾長燕尾狀飄帶,緣邊用布料鑲緄,亦縫綴三顆小珊瑚珠,整個帽形又似石榴,故也稱“石榴帽”。沙茹帽多為紅色,面料多為碎花綢緞。除了沙茹帽之外,還有“金邊氈帽”、“煙筒帽”等。這三種帽子都是平時所戴,每逢節日喜慶的時候,“徐如斑瑪”便要亮相了。“徐如斑瑪”也叫做“珊瑚蓮花帽”,是用紅色小珊瑚珠串連成梯形狀覆在頭上的獨特帽飾,它的小面與前額對齊,大面披蓋在頭頂后,兩端各飾藍色飄帶,懸垂在腦后左右兩邊。然而,不管是哪一種帽飾,它的面料質量、珊瑚大小及成色,都成為財富和家庭條件的象征。
覺乃藏族婦女的頭發都梳編成三根粗大的辮子,當地漢語方言中將辮子稱為“格毛兒”,所以又俗稱其為“三格毛兒”。少女跟已婚婦女在梳編上又有所不同,少女們的三根辮子都梳編起來,用紅頭繩扎結。已婚婦女只編中間的一根,且用黑頭繩系扎,左右的兩根辮子上段蓬松,至腰帶以下才梳成辮子。
覺乃牗三格毛牘婦女上身喜著深綠或天藍色大襟的“考子”長袍牗兩邊叉開,形似滿族旗袍牘,外罩鑲錦邊的粉紅、大紅或紫紅馬甲,藏語稱其為“庫多”。藍色是天的顏色,綠色是大自然的顏色,藍和綠分別代表著頭頂的藍天和生息的大地,這毫無疑問體現了這一古樸民族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審美情懷。紅色是血的顏色,代表性能力和血親生命的世代傳遞。覺乃婦女在綠、藍之上配以紅色,僅僅是跟天地萬物中人類生命生生不息的巧合,還是對天地人三者缺一不可文化內涵的潛在理解呢?這個問題就不得而知了。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