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gobi ),亦稱戈壁沙漠(gobi desert),在蒙古語中有沙漠、礫石荒漠、干旱的地方等意思。在中文里又稱“瀚海沙漠”(瀚海又指貝加爾湖)、“戈壁灘”、“戈壁沙漠”。戈壁是世界上巨大的荒漠與半荒漠地區之一。在甘肅大部分地區都是這樣連綿的戈壁灘。一眼望去都是這樣的礫石。就在這些幾乎寸土不生的戈壁灘上,只要有一點水源,都能創造出一個奇跡般的戈壁綠洲。
除了戈壁綠洲,在整個戈壁沙漠上面,有著許多的發電風車。這些風車排列的很整齊,特別壯觀。開車一路從嘉峪關向西通往敦煌的路上,都能看到這些風車。是國家開發西北的一項舉措。這些戈壁上得植物是荒漠的戈壁灘上唯一的植物。它叫做“駱駝刺”。駱駝刺屬豆科、落葉灌木,駱駝刺主要分布在內陸干旱地區,駱駝刺是駱駝的牧草,所以又稱駱駝草,是一種矮矮的地表植物。駱駝刺是戈壁上駱駝唯一能吃賴以生存的食物。即使駱駝吃的時候滿嘴都被駱駝刺扎壞流血,但是駱駝還是需要吃駱駝刺來維持生命所需的水分。
戈壁形成過程以堆積作用為主。主要分布于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及河西走廓等內陸盆地邊緣及山麓地帶。上述內陸盆地周沿的高大山地(昆侖山、天山、阿爾泰山、祁連山等)經長期剝蝕和侵蝕后,產生大量巖屑碎石,在山麓及盆地邊緣堆積,即為戈壁形成的豐富物質基礎。昆侖山北麓戈壁帶寬達200公里,酒泉附近祁連山北麓礫石層厚達700~800米。
坡積—洪積碎石和櫟砂戈壁。主要分布于山間盆地的邊緣和山麓地帶。戈壁分布特點是與石質低山及山間盆地相錯綜,或廣大成片,或較為零星。戈壁的地區差異性甚顯著,例如在馬鬃山地,戈壁分布于山間盆地的邊緣,由強烈剝蝕的古老巖層風化物就近坡積和洪積而成,地面坡度達3~5度,礫徑多為3~10厘米,一般具有明顯的漆皮,當地稱為“黑戈壁”,土壤多為貧瘠而厚僅50~60厘米的石膏棕色荒漠土,植被覆蓋度5%左右,人煙稀少。在祁連山地則情況不同,由洪積—坡積形成的戈壁位于海拔2200米以下的山間盆地邊緣,組成物質為粗大的礫石和碎石,呈灰色或灰黑色,當地稱為“白戈壁”。地面坡度達5~10度,降水較多,水文網較密,植被較好,覆蓋度可達20~30%左右,基本上已綠化。
洪積—沖積礫石戈壁。分布面積在堆積類型中最為廣闊。地貌上相當于山麓扇形地,地面絕大部分是礫石戈壁,主要由第四紀洪積、沖積物組成。礫石磨圓度較好,分選較明顯。戈壁分布和性質也表現了地區差異。例如在馬鬃山南麓傾斜平原,礫石戈壁作東西向的狹帶,礫石層約厚10~20米,礫徑2~10厘米,均有棱角和漆皮。祁連山北麓扇形地,其礫石戈壁作東西向的寬帶,礫石層厚100米左右,礫徑2~20厘米,磨圓度較好,呈灰色及灰黑色。
我們所經過的這個綠洲就屬于瓜州縣。瓜州縣,原名安西縣。2006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更名。地處河西走廊西端,是甘、新、青、蒙四省的通衢之地。她東連石油城玉門市,西接旅游名城敦煌市,南北與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毗鄰,西北與新疆哈密市相接,自古以來,就是東進西出的交通樞紐,古絲綢之路的商賈重鎮。這里還有一個典故。以前的瓜州縣叫做安西縣。安西之名,起始于康熙年間,康熙帝在安西布隆吉大敗葛爾丹部屬3000余人,始稱“安西”,取義為“安定西域”,寄托了平定西域之亂的期望。清雍正元年設置安西直隸廳,后改為安西府、安西直隸州,至民國二年(1913年),安西直隸州改為安西縣,此縣名一直延用至2006年初。
聽說是因為一個領導人經過安息縣的時候問下屬這是什么地方,下屬回答說這是酒泉管轄之下的安息縣。領導一聽,“九泉之下安息”?立刻就覺得不吉利,便沒有停靠這個縣城。自此之后,很多領導人都直接跳過這個縣城。所以,2006年2月8日,民政部(民函[2006]31號)批準:同意將甘肅省安西縣更名為瓜州縣。
戈壁灘的氣候是極端大陸性的和干燥的︰冬季嚴寒,春季乾冷,夏季溫暖。年氣溫升降幅度相當大,1月份平均低溫可達到-40℃(-40 ℉),而7月份平均高溫則可攀升到45℃(113 ℉);日氣溫升降幅度也可十分巨大。年總降水量從西部的不足76公釐(3吋)至東北部的203公釐(8吋)馀不等(夏季降水量最大)。類似季風的狀況存在于東部地區。北風和西北風盛行于戈壁。所以,風力發電技術在戈壁上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這些風車形成了西北戈壁灘上另外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這一路上,我就坐在窗邊尋找著轉動的風車。老爸說,如果風車不轉了是說明已經儲存了足夠的電量,如果還在轉,就是還在蓄電。其實并沒有我小時候以為的那樣,風車呼呼地不停地迅速地轉動。其實風車的轉動很慢,還可以用肉眼分辨的清楚。坐在空調車里不覺得外面的風有多大,只當打開窗戶透一口氣的時候,才發現所有的頭發都被大風吹起來了。
戈壁灘上的藍天是真的很藍。藍的沒有一點瑕疵。降水稀少,所以也不擔心會烏云密布。一路開過來,都是這種薄如蟬翼的白云在天上,看起來就像是天上仙女的絲帶,隨風起舞。西游記的那師徒四人便是一路經過這里去往西天的。能夠每日看到美景也是一種享受和修行了。可惜那時候還沒有風車。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