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 昨日,蘭州鐵路局公布了敦格鐵路敦煌至肅北段列車開行方案,決定自2016年1月9日起,在敦煌至肅北段分別開行57062/57061次路用列車1對,標志著敦格鐵路敦煌至肅北段開通運營,結束了該段不通火車的歷史。
敦格鐵路是連接甘肅敦煌市與青海格爾木市的一條鐵路。線路起點為敦煌鐵路敦煌站,終點為飲馬峽站,并有連接線前往格爾木站,線路全長616.79公里。2012年10月18日開工建設,設計為I級單線電氣化鐵路并預留復線條件,正線長度約509公里,其中甘肅境內263.878公里,青海境內245.3公里。設計時速120公里/小時,投資總額約129.57億元,建設工期6年。
敦格鐵路是溝通新疆、青海、甘肅、西藏四省區的一條最便捷通道,對于完善全國路網結構、促進沿線經濟發展、、加強少數名族團結具有重要意義。
新建敦格鐵路(甘肅段)北起柳敦鐵路的敦煌站,沿G215國道朔黨河而上,經阿克塞、肅北,翻越祁連山脈的當金山進入蘇干湖盆地,止團結站。設七里鎮、南湖店、陽關、阿克塞、肅北5個站,正線全長137公里。其中阿克塞、肅北站為客運站。全線共有橋梁58座、涵洞365座,鋪軌153.71公里,道岔44組,線路防護網200.8單線公里。
沙山溝特大橋是敦格鐵路重難點控制性工程之一,該橋位于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境內,全長10.604千米,沿國道215跨越庫姆塔格沙漠區。橋址區內以沖、洪積地貌為主,兩側陡岸為巨大風積沙山。風沙活動頻繁,年累計刮風時間為5100h以上。全年日照約為3280h,年平均氣溫6.2℃,平均日較差17.3℃,年較差34.9℃,極端最高氣溫37.8℃,極端最低氣溫-31.4℃。年均降雨量97.5mm,年蒸發量2500mm,高寒風沙氣候特點明顯,干旱少雨,四季和早晚溫差大,冬長夏短,惡劣的自然環境給橋梁施工質量控制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在大橋的施工過程中,中鐵十一局的參建人員斗嚴寒,抗風沙,戰酷暑,發揚沙漠“鎖陽精神”和“登高精神”;科學組織施工,嚴格施工工序,狠抓安全質量,動態調整施工工法,解決改線變更、超長距離T梁運輸架設等施組難題,總結出一整套沙丘樁基的施工工藝,攻克移動沙丘樁基成孔、沙漠高旱地區混凝土質量控制等技術難題,如期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填補了該工法在國內沙漠地區樁基施工中應用的空白。
敦格鐵路敦煌至馬海段近期設計貨流密度620萬噸/年,客車3對/日;遠期貨流密度2110萬噸/年,客車7對/日。馬海至飲馬峽段近期貨流密度1850萬噸/年,客車3對/日;遠期貨流密度3600萬噸/年,客車7對/日。
敦格鐵路敦(煌)肅(北)開通后,不僅結束了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肅北蒙古族自治縣不通鐵路的歷史,阿克塞的石棉、肅北的鐵礦石、稀有金屬也將源源不斷運出陽光故里,春風不度玉門關的歷史揭開新的一頁,縣域經濟發展活力和貨物運輸能力將得到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