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為民幫群眾算好“經濟賬”“生態賬”“發展賬”
大西北網訊 (記者 張小燕)7月30日,民樂縣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暨生態宜居小鎮二期住房鑰匙集中發放儀式在民樂縣生態宜居小鎮二期住宅小區舉行,4366戶搬遷群眾喜領新居鑰匙、圓夢小康生活,標志著生態宜居搬遷工程取得實際性進展,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邁出了堅實步伐。

民樂縣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生態宜居小鎮總投資40億元,新建住宅7434套,其中一期項目總投資3.33億元,占地面積10.7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2.45萬平方米,新建住宅1066套。二期項目總投資20.67億元,占地面積65.4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74.3萬平方米,新建住宅6368套。同時配套建設道路、供水供電、供氣供暖等基礎設施建設,統籌實施住宅小區內綠化、硬化、亮化工程。



民樂縣緊盯祁連山淺山區高海拔地區村莊空心化嚴重、公共設施薄弱、產業發展滯后、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易發多發等實際,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立足祁連山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定位,把生態宜居搬遷工程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著力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區域發展不平衡、產業發展不平衡的突出矛盾,在充分調研、廣泛征求意見、科學論證的基礎上,于2019年9月啟動實施生態宜居搬遷工程,計劃利用3年時間,把居住在祁連山淺山區的7362戶4萬余名群眾搬遷至位于民樂生態工業園區的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建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生態宜居小鎮,打造產城融合、要素聚集、宜居宜業的縣域副中心。同時,依托園區內海升農業、濱河集團等企業,帶動2萬余名群眾就近就地穩定就業,推動祁連山淺山區農業向集約化發展、農村向城鎮化邁進、農民向職業化轉型,進一步厚植經濟高質量發展基礎,引領鄉村蝶變振興。目前,生態宜居小鎮一期住宅34幢1066戶已交付使用。二期108幢樓主體工程已建設完成,目前所有主體工程已全部建設完成,正在進行外墻保溫、真石漆噴涂、電梯安裝、室外管網及附屬工程施工,從即日起到8月底陸續向群眾交付裝修。



近年來,民樂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立足縣情、精心謀劃,充分發揚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精神,帶頭聯系群眾、引導群眾、發動群眾,幫助群眾算好“經濟賬”“生態賬”“發展賬”,以一個個問題的妥善解決,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逐步消除群眾顧慮、取得群眾信任,真正將“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認識深植于人心,切實帶領群眾奔赴小康生活。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