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660mo"></ul>
  • <fieldset id="660mo"><input id="660mo"></input></fieldset>
    
    
  • <strike id="660mo"><input id="660mo"></input></strike>
  • <fieldset id="660mo"></fieldset><ul id="660mo"></ul>
  • 玉門關和陽關

    時間:2015-10-21 08:01來源:大西北網-科技鑫報 作者: 點擊: 載入中...

    玉門關

     

        玉門關和陽關,是漢代“絲綢之路”上通往西城的重要關隘,位于今甘肅省敦煌市西部的漢長城線上。這兩個古代名關,多次載入史冊,屢見于詩歌,又被之管弦,真是千古盛傳,中外馳名,使人心馳神往,增添了訪古的逍厚興趣。


        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由酒泉郡分置敦煌郡,設立重要關隘,即在河西走廊“列四郡,據西關”.四郡為敦煌、酒泉、張掖、武威,兩關為玉門關和陽關。敦煌郡下轄六縣,其中一縣叫龍勒,兩關均為龍勒境內軍事重鎮,都是都尉治所,設兵駐守。玉門關和陽關之間有長城連接,陽關以南也有城墻,還有烽燧多處,兩關虎踞長城。當時,與西域以及西亞各國交往頻繁,北行出玉門關,南行出陽關;兩關分扼天山南北路的咽喉,成為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


        玉門關位于敦煌城西北80多公里一個叫小方盤的地方。從敦煌西門,沿紅黨公路到黨河口水庫,折向西北;另一路是向南到南湖鄉,再向北行經二墩、蘆草井,直到玉門關。


        玉門關廢墟遺址,一般以小方盤城遺址統稱。這是一座破舊的四方形小城堡,聳立在茫茫沙海中的砂巖崗上。關城周垣尚在,面西有一門,北垣一門已堵塞。城堡用黃膠土板筑,城墻高達9.7米,厚度近5米,東西寬24米,南北寬26.4米,面積有630多平方米。周圍有營壘、炮臺、古塔之類的遺址。城北有三個土阜,形如廢墩;東南距城約200米,亦有土阜數個,這些是古代烽燧的遺址。從城北的廢墩處挖掘出來的漢簡中,有“玉門關,在龍勒縣界、敦煌西北一百數十里。”巴黎藏石室本殘《沙州圖經》亦載有玉門關,謂“周回一百廿步,高三丈”.這些材料說明,玉門關的位置和城墻大小,與今日小方盤關城大致相合。城垣上的痕痕風紋,記載著兩千多度春秋,多少風沙侵獨過這座古堡。


        登上城堡,可見關內外空闊壯美的景色和異彩閃爍的風姿。關城近處地形低洼,形成一個圓形的盆地。沼澤上蘆葦叢生,胡楊處處。關城旁橫臥干涸的疏勒河,河川上下大大小小的卵石灼灼發光。河南岸伸延著無垠的沙丘。沙丘間夾雜著絲絲紅柳以及沙漠特有的野卉。遠處,北面有北塞山綿亙的峰巒,南面青海長云鎖雪山。向西北了望,大道遺址在沙漠的湮沒下隱約可見。這是漢朝絲綢之路的北道。《元和郡縣志》載:“玉門謂之北道,西趣車師前庭及疏勒。”出玉門關后,沿天山南麓西行,經車師前王庭(今新疆吐魯番)和龜茲(今新疆庫存車)至疏勒(今新疆喀什),再由此西南行,經大月氏(今中亞阿姆河流域中部)和大廈(今阿姆河流域南部),可到達安息(今伊朗),最后通往印度、西亞以及歐洲諸國。通過玉門關這個門戶,中國的絲綢織品和農土特產輸到西方,而西域、西方的駿馬、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和文藝、宗教也傳到中原。


        西域的美玉、珠寶、晶瑩璀璨,天下譽稱。珠玉過雄關,關城也由此而得名“玉門關”.玉帛象征友誼、富庶,絲綢之路源遠流長。


        從小方盤城往東行約10多公里,有個大方盤城,即古代的河倉城,建于西漢,位于疏勒河南岸。城南戈壁陡起,城北數十步是茅灘。城分內外兩重,外城城垣傾圮已盡,唯北垣僅存少許。內城分三室,面南各自辟門。四周碉樓,僅存殘基。倫敦藏石室本《敦煌錄》載:“河倉城,州西北二百三十里。古時軍儲在彼。”


        1979年秋季以來,甘肅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對敦煌以北的漢長城和烽燧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察,發掘了小方盤城西10多公里的馬圈灣烽燧遺址,獲得大批漢簡和其他文物,認定小方盤城是玉門都尉治所,以它為軸心,東有軍需給養基地大方盤城,西11公里是它管轄的玉門千秋燧(玉門官候)和玉門關(羊圈灣或后坑附近),再西50公里,是其管加的大煎都候,管轄玉門都尉的是東南面的敦煌郡治所。出入北道的官吏、商賈、僧侶及游人,要在玉門關驗證,也要在玉門官候、大煎都官候以至玉門都尉等處辦理關牘文書等出入關手續,管理和守衛體系完整而嚴密。敦煌玉門關關址的確認,有待專家們進一步考證。后來,由于伊吾大道的開通,玉門關東遷。唐代玉門關設在瓜州晉昌縣苦峪城(又名鎖陽城)。


        苦峪城東北有一條泉水匯集的小河,叫葫蘆河,匯入疏勒河處叫雙塔堡。一般認為,唐玉門關就設在這里。唐代邊塞詩人岑參《苜蓿烽寄家人》詩記“苜蓿烽邊逢立春,葫蘆河上淚沾巾,”說的就是這里。唐代玉門關,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整個城池正方形,護城河完整。通往瓜州、敦煌、郝崖驛有條古道,環衛此關的烽燧已找到11處遺址,關西第一烽即為苜蓿烽。古詩中玉門關不勝枚舉,唐代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最為膾炙人口,詩云:“黃沙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陽關,與玉門關一樣,也是漢武帝開辟河西走廊后建立的雄關要隘,是絲綢之路南線之咽喉。說到陽關,人們總會吟出唐代詩人王維的幽怨凄涼的詩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今日陽關,在敦煌市南湖鄉,那里卻有另一番欣欣向榮的景象。從敦煌市區乘車出城西南行,約70公里路程,便到了南湖鄉。


        南湖鄉東靠祁連山尾大戈壁,西連無際的白龍堆大沙漠。憑古老的渥洼地水的滋潤,靠新時代的人們拉起林帶的綠幕,才有這一塊奇跡般的綠洲。在古代,這里近處原也有一座縣城:漢代叫龍勒縣,是敦煌郡所轄六縣之一;到了唐代,改名壽昌縣,歸沙洲管領。據說,古城在北邊七八里地方,現在已被埋在沙漠中。往日渥洼地的綠水漣漪,被肆虐的黃龍步步吞噬,但今日仍留下一泓碧波。南湖如畫的沃野良田,正是勤勞的人們用雙手與風沙搏斗中,在渥洼地底托起一塊無比珍貴的翡翠。


        穿過綠樹蔥郁、渠道縱橫的南湖田園,剎那間,就能見到一條叫龍勒山的山梁。相傳從前有一匹龍馬,朝發咸陽,暮及邊關,在這里遺下了寶勒,也給這座山風帶來美名。這一帶有三座烽燧,分布在風蝕臺地上。有一座烽火臺雄踞高處。四面一片空曠荒寂,使這座烽火臺更顯得雄偉,氣勢非凡。臺旁豎立一個牌子,上面寫著說明:“墩墩山烽燧系漢代建筑,約公元前111-102年?,F殘高4.7米,上寬南北8米、東西6.8米,底寬南北8.8米、東西7.5米。為古陽關候望之地,故有‘陽關耳目’之稱。”登上烽火臺,舉目四望,那無際的流沙蒼蒼茫茫,高低起伏的沙梁層層疊疊。閃亮的沙粒,五彩的礫石,在陽光照耀下,組成各種色彩豐富、對比強烈的壯麗圖案,使人們不禁陶醉于“絲綢之路”上繽紛的花雨之中。


        下了墩墩山,越過一道沙梁,進入南面廣闊的流沙中,這里俗稱“古董灘”.據說,沙地上散布著古代的陶器碎片、銅箭頭、銅帶鉤、石磨和各種鐵制工具,漢代五銖錢、唐代開元通寶、貨泉通寶、榆莢錢等古代貨幣,還有產自西域的五色料珠、琥珀珠之類的裝飾品殘片。有時還可找到黑色的陽關磚,這種古磚質地細膩堅實,扣它發金石聲,可制名貴的硯臺。沙漠上刮過狂風后到這里來,就可揀到更多的古董。這些埋沒在風沙中的古代文物,使人依稀看到當年陽關道上信使往返、商旅絡繹不絕的盛況以及爭戰的激烈。


        這里,新月形的沙丘鏈和鯨脊狀的沙壟,縱橫交錯。向西翻越幾道山梁,就能見到真正的陽關遺址。腳腕高低的墻基隱約可辨,碎瓦破磚零星散落。1972年,酒泉地區文物普查隊曾發現大型板筑遺址,經過試掘,連地埂、水渠也明顯可見,分布面積有十平方里??梢?,這兒在古代曾是個人煙密集、經濟繁榮的地方。


        為什么說這里就是漢唐時代的陽關呢?這是考古工作者根據文獻資料結合地理形勢作出的判斷?!杜f唐書·地理志》壽昌縣條下,“陽關,在縣西六里。玉門關在縣西北一百一十八里。”巴黎藏石室本《沙州圖經》殘卷記載:陽關“在縣西十里,今見毀壞,基跡見存”.文中的“縣”,指唐代壽昌縣澡。上列史料,盡管有六里、十里的出入,大體指南湖鄉西隅,卻是無疑的。


        由于頻繁的戰爭,大規模的開荒屯墾,破壞了這個地區的植被和水源,使生態平衡遭到破壞,難擋風沙的侵獨。風沙自西南來,逼使人們向東后撤。宋遼以后,人們遷離陽關;元朝以后,陽關和壽昌縣城終于被流沙吞沒了。昔日陽關附近,今天一排排防風林帶,一片片果園,筑成綠色屏障;田野上渠水淙淙,阡陌縱橫。陽關一帶建成碑亭、廊閣和陳列館,前來憑吊古跡的游人不絕。人們品嘗沙鄉水,甜在心頭,有誰又能會吟唱“西出陽關無故人”呢!


        據《隴上珍藏》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新聞
  • 玉門關和陽關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洲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乱人伦小说区| 成人麻豆日韩在无码视频| 尤物国午夜精品福利网站|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久久久九九有精品国产| 在线私拍国产福利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国产精品自拍亚洲| 亚洲首页国产精品丝袜|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婷婷| 97视频精品全国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成年片色多多|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不卡 | 久久精品成人国产午夜| 亚洲色精品88色婷婷七月丁香|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亚洲字| 精品99又大又爽又硬少妇毛片| 亚洲精品麻豆av| 国产精品成人99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四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这里只有精品视频在线| 老司机精品视频免费| 在线日韩麻豆一区| 日韩精品无码永久免费网站| 无码AV动漫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一本大道无码人妻精品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国产精品偷窥熟女精品视频|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中文字幕| 热99RE久久精品这里都是精品免费 | 久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精品午夜| 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囯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182tv午夜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91精品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