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開具的收據。
保護區內的胡楊林。
敦煌國家級保護區被圈占作旅游開發 已試營業3年
大西北網10月7日訊 10月5日,在甘肅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保護區”)的入口處,巨大的紅色廣告拱門上寫著:2015年敦煌西湖第二屆胡楊節。一頂紅色帳篷和兩張桌子組成了臨時的收費處,工作人員忙碌地點數著紅色的百元鈔票:看胡楊林每人150元,看濕地每人100元。
這個棲息著多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正在被圈占進行旅游開發:一個名為敦煌市西湖生態探險旅游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湖公司”)用越野車將一車又一車游客送入保護區,收取費用但并不提供發票。
該公司的工作人員稱,他們收取的是車費,該景區并無門票費。但澎湃新聞提出自駕進入保護區時,該工作人員卻稱這是他們經營的地方,不能隨便進。
敦煌市旅游局稱,該公司曾多次向旅游局遞交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的手續,但因該景區地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且靠近已經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玉門關,該申請一直未獲批準。
該公司主要投資人也承認,自2012年開始,該公司一直處在試營業的狀態,并強調他們收取的是車費。
150元看次胡楊林:只有收據,沒有發票
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以下簡稱“管理局”)官網介紹,甘肅敦煌西湖自然保護區始建于1992年2月,2003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以保護濕地生態系統及國際瀕危物種—野駱駝種群為宗旨,集資源保護、科學研究、生態旅游為一體的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濕地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和珍稀野生動植物及其生態環境。
10月5日中午,保護區門口一片忙碌景象。西湖公司的越野車將一車又一車的游客送入這個棲息著野駱駝、普氏野馬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保護區內,只是,當天的主角并非這些動物,而是胡楊林:在這里,正在舉辦第二屆胡楊節。首屆胡楊節于2014年9月21日同樣在此舉辦。
在兩張桌子拼湊成的收費處后邊,工作人員忙碌不堪。西湖公司主要投資人介紹,一上午的時間,他們已接待了400多名游客。因為司機不足,一些送游客過來的的哥臨時充當了司機,開著公司的越野車將游客送進保護區。
看一次胡楊林的價格并不算便宜,每人需要收費150元,另一條游覽濕地的線路是每人100元。與之相對比的是,今年剛剛晉升5A級景區的鳴沙山月牙泉景區,門票價格是120元。
但與該公司官網上的價格相比,這樣的價格也不算昂貴。
該公司官網上到西湖保護區的旅游線路共有兩條,其中大眾線全程10公里,每車(最多4人)400元。貴賓線全程30公里,每車(最多4人)1500元。該公司官網稱,費用包含審批、森林防火、景區導覽費用。
澎湃新聞注意到,該公司在收取費用后,并未像其他景區一樣向游客提供印制的門票或發票,而只是一張紅色的收據。負責收費的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他們沒有發票,只有收據。而且,他們所收取的并非是門票,而是車費,保護區沒有門票。
當澎湃新聞提出要自駕進入時,該工作人員說:“自己開車不能進,這是屬于我們經營的地方,怎么能讓你們隨便進呢?”
澎湃新聞提出讓該工作人員在收據上蓋公章,該工作人員以公章不在這里拒絕,只愿意在收據上簽字。最后,她在收據上簽下的字樣是“敦煌西湖生態探險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李朝霞”。
未獲批準即“試營業”三年
在向澎湃新聞解釋為何沒有發票的問題時,上述工作人員稱,公司從2012年開始試營業,在試營業期間還沒有印制正規發票,該公司主要投資人也承認此事。
但該公司官網卻刊文稱,2012年6月敦煌西湖景區正式營業,以其得天獨厚的資源,為攝影、探險、科考、度假、休閑、會議、婚紗旅行等提供絕佳去處。
敦煌市旅游局辦公室主任姜建宏告訴澎湃新聞,這家公司曾與旅游局聯系過,但因該景區地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且靠近已經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玉門關,這些年該保護區的旅游開發一直處于停滯狀態。該公司雖多次遞交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的手續,但因為上述原因,旅游局方面一直未予審核通過。至于該公司其他手續辦到什么程度,姜建宏表示并不知曉。
我國《自然保護區條例》規定,禁止在自然保護區的緩沖區開展旅游和生產經營活動。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開展參觀、旅游活動的,由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提出方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澎湃新聞注意到,甘肅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官方網站一篇名為《大事記》的文章稱,2012年12月2日,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組織編制的《甘肅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總體規劃(2011–2012年)》通過了國家林業局專家組的評審。
但同一篇文章中稱,2009年7月11日,管理局在玉門關保護站舉辦了 “庫姆塔格沙漠—羅布泊科學考察探險服務基地”開業揭牌儀式,標志著敦煌西湖保護區生態探險旅游項目的正式啟動。
但澎湃新聞并未查詢到保護區旅游方面的規劃得到國家林業局正式批復的消息。
姜建宏表示,即使是試營業階段,旅游景區只要是收取了費用,就應該開具發票。
公司稱與保護區合作
西湖公司主要投資人稱,景區得到A級景區評定后,物價局才會核準門票價格,他說該景區可能只能評為2A級景區,門票很可能不超過30塊錢。“我這么大的景區,30塊錢我怎么辦?”
他同時稱,現在公司不收門票,只收車費,“這是特殊服務。”他稱要等保護區參與申報的世界地質公園批下來,再申請景區營業。根據《甘肅日報》報道,9月19日,敦煌地質公園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名錄。該投資人稱,他正準備申請景區營業。
上述投資人稱,西湖公司進行旅游開發是與保護區方面合作,保護區方面占有30%的股份。澎湃新聞注意到,該公司的通訊地址為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四樓。
然而,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敦煌市西湖生態探險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為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其唯一股東為北京盟基投資咨詢有限公司,該公司法人是韓忠祥。該公司成立于2012年4月5日,注冊資本為300萬元人民幣。經營范圍:生態探險、科考探險旅游;工藝品零售(未取得專項許可項目的除外)。
2015年7月9日,該公司因未依照《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第八條規定的期限公示年度報告,已被敦煌市工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西湖公司唯一股東——北京盟基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同樣為韓忠祥,2011年10月9日成立,經營范圍:投資咨詢;投資管理;企業管理咨詢;經濟貿易咨詢;工程技術咨詢;企業策劃。注冊資本為400萬人民幣。
該公司2013、2014兩年年報均顯示,該公司對外投資了敦煌市西湖生態探險旅游開發有限公司。
管理局官網刊文稱,2011年6月,北京盟基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韓忠祥一行考察保護區生態旅游項目,并初步與該局達成了合作投資開發意向。
敦煌市政府官網2013年4月亦刊文稱,敦煌市西湖生態探險旅游項目由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和北京盟基公司聯合開發,所開發旅游景區位于玉門關向西8公里處,所開發旅游項目主要有科考探險、生態旅游、商務會議、拓展訓練、餐飲住宿、休閑娛樂、篝火晚會等十三個項目。
10月6日下午,澎湃新聞試圖采訪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但因處黃金周假期,管理局大門緊鎖。
敦煌市旅游局方面向澎湃新聞表示,他們將把相關情況轉達給執法大隊進行處理,如超過權限范圍,他們將把情況移交給相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