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置榆中縣,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置金城縣,一度駐金城郡。
隋開皇元年(公元581年)置蘭州總管府,始有蘭州之稱。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定為甘肅省省會,1941年設市。蘭州位于中國陸域版圖的幾何中心,地處黃河上游,南北群山環(huán)抱,東西黃河穿城。蘭州是西北地區(qū)重要的交通樞紐、金融中心,也是連接中、西亞及歐洲的新型、多功能內(nèi)陸口岸城市。蘭州市現(xiàn)轄三縣五區(qū),總面積1.31萬平方公里,人口260余萬。蘭州科技實力較強,有近700家各類科研開發(fā)機構(gòu)、9個國家重點研究實驗室和14所高等院校,人才密度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
絲路重鎮(zhèn),西部鎖鑰,蘭州自古名勝。依山作障,憑河為險,踞中華版圖之中心,枕悠悠黃河之臂膀。西起河口,東至桑園,浩蕩黃河,穿城而過,蔚然景觀,天下獨絕。
二千余載,沐漢唐雄渾之氣象,挾絲路繁盛之英風,睹歷史之興衰,歷風云之際會。趙充國出征河湟,成一代功名;唐玄奘取經(jīng)天竺,修百世偉業(yè)。憶昔當年,各國商旅使節(jié),熙攘往返,傳歐亞友誼之佳話,襄文化交流之盛舉。邊塞詩吟,西涼雅樂,羌笛羯鼓,駝鈴飛鏑,于今猶聞。明肅王開府,魯土司襲爵,府第森森,綿延不絕。白塔遠眺,五泉古剎依山而上;興隆疊翠,一代天驕棲靈隴右。岸邊水車,星羅陣列,澤潤桑田,成一時盛景;擺渡關口,羊皮飛筏,搏浪河面,留岑參佳句。鎮(zhèn)遠大浮橋,取“降龍鎖蛟”之勢;“蘭州織呢局”,開現(xiàn)代工業(yè)之先。絲路名城,其名副焉。
彭大將軍率軍入城,金城蘭州浴火重生。蘭煉、蘭化開天破土,建樹至偉;冶金機械肇啟西陲,盛名冠倫。隴海、蘭新,輻射東西南北;公路航線,飛架萬里虹霓。交通便利,四方順達,控西部樞紐,續(xù)絲路神奇。民族聚居,和睦相處,民風民俗,多姿多彩。物產(chǎn)豐富,瓜果飄香。聲名遠播牛肉面,暢銷四方鮮百合,食如甘飴白蘭瓜,甜如蜜餞安寧桃,盡皆饗人之佳品。
五十余年風雨歷程,半個世紀艱苦跋涉,今日蘭州,姿容煥然一新,風貌為之一變。西部大開發(fā)鼓角激蕩,現(xiàn)代化建設風起云涌,蘊黃河奔騰之氣勢,弄時代洶涌之巨瀾。揚鞭奮蹄,雄風重振。兩蘭聯(lián)袂,打造西部石化航母,劈波斬浪,揚帆起航;依托青藏,建成西部物流中心,市場興隆,商賈云集。各業(yè)并舉,捷報頻傳。挽百年之衰落,煥現(xiàn)代之神采,書今日之華章,而奏改革開放之大呂黃鐘。
佇立皋蘭之巔,極目四望,高樓聳立,新城崛起;橋梁座座,彩虹繽紛。昔日干山禿嶺,而今綠樹成蔭。兩山綠化,集數(shù)十年之工,合幾代人之力,艱苦卓絕,碩果終結(jié)。白塔與綠樹相映,碑林與河聲成趣,山水相依,天地一色,美景如畫,感慨萬千。更有仁壽山下,桃林漫野。春風吹拂,桃花綻放,萬樹渲染,蝶舞飛揚。金秋時節(jié),仙桃累累,令人望而生津。百里濱河街衢,皆是情線畫廊。雕欄砌玉,噴泉吐蕊,草坪鋪綠,樓臺親水,景隨步移,風情畢現(xiàn)。華燈璀璨,映照河水,撒金鱗玉屑,豐姿綽約;游艇往來,水聲人語,播一路歡笑,愜意無比。老者悠閑漫步,孩童嬉笑玩鬧,情侶依偎耳語,游人流連忘返,置身其中,宛若仙境,誰言西部盡是黃沙漫漫、駝鈴聲聲?中外賓客,熙熙攘攘,或避暑尋涼,或探古尋根,或寄情山水,或品味風情,徜徉金城,必有所獲。
蘭州文脈根深,盡得歷史風流。郁郁文風,泱泱大觀。而今更是枝繁葉茂,百花爭艷。《讀者》雜志,發(fā)行月逾千萬,雄居全國之最,家喻戶曉;文學藝術,佳作層出不窮,戲劇大省之譽,代代相傳。《絲路花雨》,創(chuàng)立敦煌舞派,位列經(jīng)典;《大夢敦煌》,足跡遍步歐亞,揚名寰宇。民間藝術,傳承不絕。太平鼓鏗鏘威武,蘭州曲余音繞梁。百年蘭大,喬木參天;科研院所,英才薈萃。文化底蘊,助蘭州騰飛;教育發(fā)展,注新鮮活力。有此依托,未來可期。
滔滔黃河,鑄蘭州浩然之品格;厚厚西土,孕蘭州勃興之稟性。舉科學發(fā)展之旗幟,走和諧社會之坦途,則山水之城、和諧之城、文化之城、生態(tài)之城、繁榮之城,當噴薄而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