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里主動要求援疆,在田間地頭手把手將枝枯病防治關鍵技術教給果農——“香梨女神”讓新疆香梨重獲新生
“像我這樣,左手拿在樹枝發病部位以下,右手在病斑以下30厘米處進行修剪,如果不放心,就在50厘米處修剪,這樣一定不會有問題……”6月29日,在阿克蘇市拜什吐格曼鄉尤喀克英巴扎村的一片果園里,一位皮膚黝黑的中年女性正在為身邊圍得里三層外三層的果農講解枝枯病防治技術要領。
如果不是她的江浙口音,很難讓人相信,眼前這位戴眼鏡的人,就是浙江大學對口援助塔里木大學的植物病理學博士樓兵干。
“打藥會不會影響坐果?今年坐果率低和打藥有沒有關系?”人群中有人提問。
“當然沒有影響。今年我嚴格按照樓教授的方法做,病害防得很好,香梨畝均產量能達到一噸半……”
不等樓兵干開口,人群中有人搶先答道。
循著聲音,大家齊刷刷看向一位身穿白襯衣的中年男子。“不信的話,你們隨時到我的果園參觀,我是兵團一師十六團的肖健。”看著大家疑惑的眼神,男子連忙道,“聽樓教授的話準沒錯!”
“肖健說得對,他現在已經是當地果農認可的農業技術員了。”樓兵干笑著對大家說。

6月29日,樓兵干(前排右一)在阿克蘇市拜什吐格曼鄉尤喀克英巴扎村的果園里,向果農講解枝枯病防治技術要領。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趙珺攝
一位國內較早研究枝枯病的大學教授,一位成功控制枝枯病蔓延的專家學者,為何不留在舒適的大學講堂,卻千里迢迢來到新疆,走進果園,親自為大家演示枝枯病防治技術?這到底是位怎樣的大學教授?為什么有人稱她為“香梨女神”?
從浙江到新疆,她主動遞交援疆申請書
2016年,一份來自新疆伊犁的植物檢測樣本被國家有關部門寄到浙江大學植物病理學博士樓兵干的實驗室。憑著多年研究經驗,她一眼就認出,這些植物患了枝枯病。3天后,檢測結果證實了她的判斷,這讓樓兵干心頭一緊:多年來自己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枝枯病是危害梨樹、蘋果樹等薔薇科植物的一種細菌病害。沒有防護的果樹一旦被枝枯病病原菌侵入,葉片花朵就會焦枯,緊接著新梢枯萎變黑,即便當年能收獲果實,果樹也活不到第二年春天。得了這種‘傳染病’,果農的‘搖錢樹’就會大面積絕收,所以枝枯病又被稱為果樹‘癌癥’。枝枯病病原菌傳染性極強,風吹雨淋,蜜蜂授粉,甚至果農修剪枝條的手,都會傳染病原菌。”樓兵干說。
1780年,枝枯病在美國出現,隨后傳播到世界各地,導致果樹大面積絕收,被大規模砍伐。
作為一名植物病理學博士,多年來,樓兵干把研究方向定在生物安全、綠色農業、檢疫性病害檢測鑒定及防控技術方面。出于對學科前瞻性的考慮,早在十幾年前,樓兵干就開始探尋枝枯病的發病原理、發病規律和防控技術,篩選有效藥劑,尋找防治手段。
當新疆出現枝枯病時,國家有關部門第一時間找到了樓兵干,希望她能把多年的研究成果,應用在枝枯病的防治上,為眾多果農挽回損失,遏制枝枯病蔓延,防止果農因枝枯病返貧,避免新疆脆弱的生態環境再遭打擊。
頻繁地從杭州到新疆,樓兵干察看枝枯病情況,毫無保留地把自己多年研究的枝枯病防治技術貢獻出來,幫助新疆果農抗擊枝枯病的襲擊。
但枝枯病的蔓延速度遠比她想象的要快得多。2017年初夏,在庫爾勒市和二師二十九團、三〇團的果園里,不少果農發現,掛滿果實的梨樹新梢焦枯、嫩枝變黑,樹干上還不時有菌膿滲出。果農們依照傳統辦法,給果樹噴灑藥物,修剪病枝條,希望將這種病害消滅掉。但果樹病情并沒有好轉,反而加重,焦枯的樹葉任憑風吹雨打也不掉落,整棵果樹快速枯萎死亡,果農卻無能為力。
情況緊急,國家有關部門再次找到樓兵干,希望她臨危受命,作為特派專家前往新疆,阻擊枝枯病蔓延。
來到新疆,放下行李,樓兵干就走進了果園。眼前的景象,讓她十分痛心——因為不知道如何防治枝枯病,一些果農只好將種植了幾十年的果樹砍掉。昔日長滿梨樹的果園,如今變成了光禿禿的荒地,一些果農坐在自家的果園里默默流淚。
“我在庫爾勒市看到,一位70多歲的果農家里的近百畝梨樹全部被砍,老人家坐在果園里,滿眼的淚水讓我心里很難受。那可是一家人全年的指望,沒有了梨樹,就沒有了收入。那一刻,我暗暗告訴自己,一定要盡快幫助果農阻止枝枯病蔓延。”樓兵干回憶道。
沒有任何猶豫,樓兵干立即將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向果農傾囊相授:初花期(花開5%)和落花期(花落80%)噴灑藥物,嚴禁果園放蜂,進行深度修剪,將修剪的病枝清理出果園集中銷毀……
“按照我的辦法做,一定沒問題!”樓兵干信心十足地向大家保證。
“如果我早點去新疆,多去幾次新疆,那些果樹就不用砍掉了。”
在返回杭州的飛機上,那一幕幕伐樹毀園的情景在樓兵干腦海中反復回放,她再也抑制不住悲痛,眼淚止不住往下流。
飛機還未落地,樓兵干就作出決定:一定要到新疆去。
作出決定后不久,一個傳回杭州的消息讓樓兵干大吃一驚。
“樓教授,這個藥也不管用啊!”
“樓教授,病害面積還在擴大。”
“今年的香梨產量急劇下降!”
……
聽到消息的樓兵干陷入深思,是技術措施不對路,還是別的原因導致防治效果不好呢?
帶著滿腹疑惑,2018年秋末,樓兵干再一次來到庫爾勒市。
在這個本該豐收的季節,果農們卻無力地坐在果園里嘆氣。種了一輩子香梨樹的吾斯曼·尤努斯老人看著一棵棵梨樹倒下,淚眼婆娑。梨園病害較輕的果農也憂心忡忡,不知來年該怎么辦。
樓兵干意識到,要找到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必須要靜下心,把問題調查清楚,這是基本的科學精神。
回到浙江大學,樓兵干找到學校黨委組織部,遞交了援疆申請書,申請對口支援塔里木大學。
從不信任到離不開,她讓數十萬畝果園煥發生機
“這個病美國人都治不了,你能治好嗎?”
“果樹得了這個病,就跟人得癌癥一樣,治不好了。”
“反正這個樹要死,能收一些梨還能有點收入,你讓我剪掉三五十厘米枝條,那我連這點收成都沒有了。”
……
按計劃應于2019年5月到塔里木大學報到的樓兵干,提前兩個月就來到新疆,一頭扎進了果園里。
“4月的初花期是枝枯病防治的關鍵時期,不能錯過這個最重要的時間節點。”對提前來援疆,樓兵干有自己的解釋,“早做準備,關鍵節點做好預防,就能多救活一些果樹,果農們就能少點損失。”
提前到新疆的樓兵干還有一個目的,她要親眼看看自己研究多年的枝枯病防治技術怎么就“水土不服”了。
從地方到兵團,從鄉鎮村莊到團場連隊,哪里有病情,樓兵干就出現在哪里;果園噴藥,她就跟在拖拉機后面走;果農修剪病枝,她就站在邊上看。因為她心里始終疑惑,明明防治方案沒有問題,怎么就沒控制住枝枯病呢?
幾天下來,她發現了問題所在。按規定,藥劑必須經過二次稀釋才能噴灑,但有的果農直接把藥倒進藥桶里。
樓兵干還發現,有些果樹長得太高,頂部噴不到藥,于是枝枯病病菌從頂部到基部依次侵入。
方法沒問題,果農不認真執行,一向脾氣溫和的樓兵干跟人急了眼。
“我反復強調,初花期一定要打藥,噴藥時樹頂一定要噴到,你得跟工人們講清楚……”
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瓦提農場四分場果農張寶財家的果園里,樓兵干忍不住找張寶財理論。然而,有著十幾年梨樹種植經驗的張寶財對眼前這位專家并不買賬。
“搞科研不能光憑一張嘴,我們要做給果農看、帶著果農干。”樓兵干是典型的行動派,她當即和張寶財要了兩塊病情嚴重的果園,開展試驗示范。
夏天早上8時,工人下地干活,樓兵干已經在地里了;正午時分,樓兵干頂著烈日在地里一棵樹一棵樹檢查;到了吃飯時間,工人吃什么,樓兵干就吃什么。一百多畝的示范園,初花期和落花期,樓兵干自己帶著工人打藥;修剪病枝時,樓兵干講解技術要領,盯著工人做到深度修剪。
“這個教授有些不一樣,她的方法興許管用。”倔強的張寶財暗自觀察一段時間后,默認了樓兵干的防治方法。
這一年的秋天,示范園里的枝枯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梨樹長勢良好。
看到示范園的防治成效,越來越多的果農開始按照樓兵干的方法干。
“剛來的那段時間,樓老師皮膚白白的,可現在曬得黑黑的。”庫爾勒市林草局局長張義智說,樓兵干一到果園就甩開膀子干,不認識的人還以為她就是一位當地的農婦。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沙依東園藝場技術部負責人覃偉銘介紹,自從2019年全面應用樓兵干的防治技術后,他們的果園得救了。
“不為求名、不為求利,我就希望通過科技援疆,把枝枯病防治住,讓香梨成為幫助果農們過上好日子的致富果。”樓兵干說。

6月30日,在塔里木大學植物科學學院實驗室,樓兵干(左三)和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趙珺攝
在自治區和兵團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下,通過推廣樓兵干極其團隊研究的防治技術,新疆枝枯病得到有效控制。全疆枝枯病發生面積由2018年的63萬畝下降至2021年的15萬畝,下降幅度達76%;發病株數從2018年的770萬株下降至2021年的46萬株,下降幅度達94%。
庫爾勒市人和農場香梨種植戶廖繼明感激地說:“要是沒有樓教授,當年我不僅會損失30多萬元的收入,而且整個果園都保不住。”
聽到這些好消息,樓兵干笑著說:“這是果農對我們研究成果的肯定,有他們的認可,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從不了解到熟知,她為南疆培養了一批“本土專家”
塔里木大學的校園里,有一大片試驗田。蘋果樹、香梨樹枝繁葉茂,那是幾十年前,塔里木大學的開拓者們種植的。
今年6月底回到學校,樓兵干發現果園里梨樹的枝枯病竟然嚴重了。
“光顧著別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園子。”樓兵干有些愧疚,不過也正好借這個機會給師生們上一堂實踐課。
聽說樓兵干要給大家上課,6月30日一大早,塔里木大學植物科學學院植保專業的學生早早來到果園里等候。

6月30日,樓兵干(前排右一)在塔里木大學植物科學學院試驗田里為師生們現場授課。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趙珺攝
聽課的人群里,除了學生,還有塔里木大學植物科學學院的老師董紅強和陳小飛。“她平時比較忙,跟著她學習的機會不多,我們不想錯過。”董紅強說,樓兵干為他們點燃了一盞燈。
“我不在學校時,許多防治枝枯病的講座和現場會都是陳小飛代我去的。”樓兵干欣慰地說。
3年多來,樓兵干帶領團隊在全疆打造綜合防控試驗示范園3000余畝,先后為地方和兵團培訓基層技術員、技術骨干、果農8000多人,隨時隨地進行的小規模培訓更是不計其數,一批“本土專家”正在成長。
“樓教授把深奧的科學知識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講給大家聽,讓人更容易理解。”二師鐵門關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負責人宋文說,這幾年,只要聽說樓兵干辦講座,他都會去聽。
“枝枯病的防治光靠我一個人的力量遠遠不夠,需要更多當地的專家。”樓兵干說,大家齊心協力才能防治住枝枯病。
繁忙的工作之余,樓兵干還帶領塔里木大學的老師制定《枝枯病綜合防控技術規程》,將自己多年積累的防治技術、方法、思路編制成冊,留給了新疆和兵團的各族職工群眾。
今年3月援疆期滿后,樓兵干又申請延期半年。如今,研究告一段落,病害得到有效控制,樓兵干可以了無遺憾返回了。
“樹活了,果農高興了,我的援疆工作也就結束了,但我會繼續為邊疆的果農服務。”樓兵干說。
從浙江到新疆,相隔數千里,歷時3年多,但樓兵干卻感覺時間過得飛快。
站在二師二十九團庫鐵大道上,道路兩旁的梨樹長勢喜人,果實掛滿枝頭。看著一棵棵健康的梨樹,樓兵干心情舒暢。這是她近3年多時間里感覺最輕松的一年,在自治區和兵團各級黨委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在浙江省援疆指揮部的統一部署下,在浙江大學和塔里木大學的大力支持下,果樹枝枯病終于得到了有效控制。
記者在采訪時得知,浙江大學南疆創新研究院將于下半年正式成立,樓兵干作為首批成員進駐研究院,作為援疆干部的樓兵干即將結束援疆工作回到浙江,但她又將以新的身份再次返回新疆。
樓兵干的內心深處還有個夢想:為新疆林果業發展繼續保駕護航。
(兵團日報特約記者王瑟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徐敏趙珺)
【評論】銘記情誼感恩奮進
有一種奉獻,感動歲月;有一種情懷,溫暖邊疆。
一份來自新疆伊犁的植物檢測樣本,把浙江大學植物病理學博士樓兵干與新疆果農緊緊聯系在一起。杭州的繁華讓人眷戀,但新疆果樹枝枯病更讓樓兵干揪心。她心系果農,主動請纓奉獻邊疆,在田間地頭手把手將枝枯病防治關鍵技術教給果農。援疆即將結束,她又主動要求延期,繼續為新疆林果業發展保駕護航。
對口援疆是國家戰略。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戰略和全局高度謀劃新疆工作,集全黨之智、舉全國之力深入推進對口援疆工作,新一輪對口援疆投入資金之巨、參與人員之多、覆蓋領域之廣前所未有。一大批像樓兵干這樣“舍小家為大家”的援疆干部人才響應國家號召,服務新疆建設發展,扎根在邊疆、奉獻在一線。
吃水不忘挖井人。深情厚誼,我們感恩于心。我們由衷感恩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關心關懷,感謝各援疆省市、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的無私援助,感謝廣大援疆干部人才的傾情付出。正是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各方面的傾力相助和援疆干部人才的無私奉獻,今日的新疆才有了和諧穩定、繁榮發展的大好局面。我們要將感恩之情化為團結奮進的強大動力,扎實做好各項工作,在擔當作為中砥礪前行。
學習是最好的致敬。為了建設美麗新疆,援疆干部人才將家搬到西部、將根扎在邊疆,這既是他們對黨和人民忠誠的重要表現,更是對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責任擔當。我們要學習援疆干部人才用心用情踐行初心使命的忠誠擔當精神,學習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的無私奉獻精神,學習他們矢志扎根戈壁荒灘、廣袤田野的為民服務精神,凝聚起感恩奮進的磅礴力量,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再立新功。(兵團日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