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7月24日訊 據亞心網報道 在位于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曲什曼村的吉爾贊喀勒墓地的挖掘中,近日的又一個新發現,讓現場的考古隊員們興奮不已:帕米爾高原首次發現了2500年前的鷹。
吉爾贊喀勒墓地有一座墓葬,單獨埋葬了鷹的半個狹長而尖利的頭骨,還有一些零星的鷹爪。而這座墓,沿著黑白石條,正好朝著曾經發掘出了3女1男那個墓葬的方向。據了解,這是帕米爾高原首次發現了2500年前的鷹。那么,這只鷹的發現說明了什么,當時人們為什么將它單獨埋葬呢?
“在整個墓地,作為拜火教的核心內容,鷹的出現以及它的單獨埋葬、與黑白石條所處的位置等,有著極為特殊的意義。”7月2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新疆工作隊隊長巫新華根據這座墓所處的位置,這樣推斷說。
他推測:“這只鷹死后,可能是被其它禽獸類的動物吃完肉后,埋葬在這里,是為了前面我們發掘的那個墓葬里的3女1男服務的,象征著對拜火教最高主神阿胡拉·馬茲達的崇敬。”
他認為,在那個古老荒蕪的時代,將鷹單獨進行埋葬,并將鷹和整個墓地人的墓葬放在一起,說明人類對鷹的尊重。而鷹以單獨埋葬并朝著那3女1男墓葬方向,也正好說明墓主人身份的尊貴,很有可能是拜火教里的高級神職人員。
記者了解到,鷹是猛禽獵鳥,不但有極強的飛翔能力,能在空中長時間盤旋,而且從高空俯沖捕食之快捷、迅猛,是其它飛禽所不及的。世界上,許多古代的民族、尤其是草原游牧民族都崇拜神鷹。比如哈薩克族、滿族、蒙古族、赫哲族、鄂溫克族等。同樣,生活在帕米爾高原的塔吉克族人,世世代代視鷹為強者和英雄,在塔吉克族民間,有很多有關鷹的民歌、傳說和鷹舞。2006年,塔吉克族鷹舞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從此,鷹舞以它純樸、粗獷而輕盈的舞姿,表達著塔吉克族人對鷹的崇拜,并一代代傳承著塔吉克族人勇敢頑強、堅韌不拔的意志和一往無前的民族精神。
現在,當考古人員發掘出土了2500年前的鷹時,更加印證了生活在帕米爾高原的塔吉克族人,自古就有對鷹的崇拜。
http://news.iyaxin.com/content/2014-07/23/content_46330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