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記者從青海省農業農村廳獲悉,近年來,青海省立足市場需求積極調整種植業結構,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先后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多種特色食用菌品種,食用菌產業發展方興未艾,已經成為鄉村振興和增加農牧民收入的朝陽產業。據統計,2022年,青海省食用菌生產規模達到154.7公頃,總產量達7246.4噸,預計產值1.07億元。
據了解,通過多年引進示范推廣,青海省已形成以平菇、香菇、雙孢菇、杏鮑菇、金針菇、雞腿菇為主的常規品種和以羊肚菌、大球蓋菇、高原黃菇、柴達木大肥菇、荷葉離褶傘、雞樅菌為主的稀缺品種共同發展的格局,香菇、杏鮑菇、羊肚菌等遠銷北上廣深多個地區。
借助省級科研項目,依托省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協同開展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研發、集成與推廣,全省食用菌產業申請成果10余項,形成《高原羊肚菌菌種繁育規程》《無公害平菇生產技術規程》等省級地方標準10個,菌類產業科技支撐有了一定基礎和保障。
目前,全省食用菌產業分布在15個縣(區),7個縣(區)為重點產區,共有生產企業和合作社40家(生產面積百畝以上的5家),注冊商標12個,其中規模化生產企業10家,食用菌生產主體發展快速,工廠化、規模化生產步伐加快,將成為青海省鄉村振興產業和農牧民增收新的增長點。(記者王臻)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