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推行生態安葬最高可獲補貼3000元
大西北網訊 生態安葬可以有很多種形式,一壇花一棵樹一片海……今年起,我省將全面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獎補辦法,通過政府財政獎補,鼓勵和引導廣大群眾實行綠色殯葬。
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發改委、省民宗委聯合正式下發《青海省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獎補辦法(試行)》(以下簡稱《獎補辦法》),決定從今年6月1日起施行。節地生態安葬,就是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價值導向,鼓勵和引導人們采用樹葬、海葬、深埋、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資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遺體,使安葬活動更好地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獎補辦法》規定,我省城鄉居民喪屬在辦理遺體火化手續時,除享受戶籍所在地政府制定的惠民殯葬政策外,在省內核定生態公墓區范圍內:骨灰撒散、骨灰不裝盒或使用可降解骨灰盒深埋且不硬化不留墳頭不立碑的,對喪屬給予一次性獎勵3000元/具;實行壁葬、塔葬的,對喪屬給予一次性獎勵2000元/具;實行樹葬、草坪葬的,對喪屬給予一次性獎勵1500元/具;在公益性骨灰樓(堂)長期存放骨灰的(存放期為10年以上),對喪屬給予一次性獎勵800元/具。
資金來源方面,規定獎補資金由省級財政承擔80%,市(州)、縣(市、區)財政承擔20%。在非生態公墓區撒散骨灰的,將由縣級以上殯葬管理部門出臺具體實施細則,并統一組織實施,獎補標準可按照省內核定生態公墓區撒散骨灰標準執行。同時,我省還規定生態公墓區提供的生態公墓價格及維護管理費用和骨灰樓(堂)存放費用,由市(州)、縣(市、區)物價部門核定。《獎補辦法》還就簡化辦事程序、推行“一站式”結算業務、方便群眾、嚴格工作紀律等作了具體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