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最美鐵路·重走絲綢之路】“向陽花”綻放銀川站:13年初心不改鑄就塞上鐵路新名片(圖)
本網記者 李紅軍 文/圖
向陽花,拉丁學名太陽花,寓意向往光明之花,給人帶來美好希望之花,銀川火車站“向陽花”服務品牌就是秉承這個寓意。她們視旅客如親人,堅持一心一意為旅客著想,一言一行對旅客負責,一舉一動讓旅客滿意,始終圍繞旅客的需求出發,用自己的真誠服務給旅客以溫暖。

銀川車站
8月20日,由中鐵集團宣傳部、蘭州局集團黨委宣傳部共同組織的“發現最美鐵路·重走絲綢之路”網絡宣傳采訪團,來到銀川車站探訪“向陽花”品牌服務的發展歷程。
銀川車站“向陽花”品牌服務最早源自于2006年,當時,客運二班提出:客運服務工作者是向陽花,旅客就是太陽,客運服務就是永遠追隨旅客需求,用溫馨的服務陪伴在旅客身邊。客運職工邵麗萍提出的“我們的服務品牌就叫向陽花”,成為了全員的共識,“向陽花”服務品牌應運而生。隨后的5年時間里,“向陽花”服務品牌通過建標、立制、育魂,變得日漸成熟。

銀川車站的“向陽花”
2011年,一座現代化的新客站投入運營,“向陽花”服務品牌要以一種新的姿態融入到新客站的運營中。2012年“向陽花服務之窗”在既有品牌的基礎上完成了升級改造,以一種新的面貌迎接八方來客,“以旅客為中心,真誠服務暖人心”的理念成為了指導這一品牌健康前行的導向標。
2013年,“向陽花”服務之窗榮獲“全國工人先鋒號”;2014年,“‘向陽花’黨員服務之窗”被鐵道部授予全路黨內優質品牌;2015年,銀川車站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大背景下,順勢推出“絲路驛站-塞上江南”服務品牌,“向陽花”服務品牌升級為“絲路驛站-向陽陪伴”,成為塞上鐵路一張靚麗的新名片。

“絲路驛站-塞上江南”服務品牌
據介紹,自2002年至2018年,銀川車站連續17年獲得“文明車站”稱號。13年來,“向陽花”服務溫暖了旅客的心;13年來,真誠、優質的服務,換來的是花香四溢;13年來,銀站人“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初心始終沒有改變,按照“始于需求、終于滿意”的目標,不斷實現“向陽花”品牌服務質量和水平的提升,一朵朵“向陽花”在銀川車站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采訪中,記者聽到了這樣一個故事:2010年深秋的一個晚上,客運員劉緩占夜間巡視候車廳時,發現一名懷抱嬰兒的女子在哭泣,便立即上報值班員。值班員李小青隨即趕到,得知這名女子懷中5個月的孩子腿上長了一個惡性腫瘤,正在四處求醫。前期給孩子看病已經債臺高筑,而丈夫又棄她而去,舉目無親的她只能以淚洗面。聽完女子的敘述,李小青從兜里拿出了全部的錢,一群帶著“向陽花”標志胸牌的“陌生人”也紛紛解囊相助,一時間竟湊了3000元。0:34分,懷揣著客運人員的關愛和希望,這對母子踏上了北上求醫的旅途。就在大家都快將這件小事忘記的時候,一封來信更加堅定了客運職工服務旅客的信心和決心:“是你們給了我重新生活下去的希望,給了我和孩子第二次生命。我不知道你們的姓名,但是你們胸前佩戴的那朵向陽花我記住了。謝謝你們,謝謝你們這些好心人。”

為旅客解疑答惑
13年來,像這樣的故事在銀川車站還有很多。據統計,自“向陽花”品牌創建以來,共收到表揚982次,解答旅客問詢251485件,好人好事47450件,得到了廣大旅客的一致好評。
“向陽花開滿銀川站,處處溫暖我的心間,你親切的問候是那么真誠,讓我的心靈快樂飛翔...”這首銀川車站職工自己編寫的歌曲《美麗的向陽花》傳唱了13年,唱出了銀站人與旅客魚水之情。瞬間的感動,全程的溫暖,為廣大旅客營造溫馨、舒適、安全的出行環境,讓旅客體驗更美好。銀站人是這樣唱的,也是這樣做的。

幫助老年旅客辦理業務(資料圖片)
如今,“絲路驛站-向陽陪伴”品牌正以不變的初心繼續步入新時代、實踐新歷程、展示新形象。沐浴著“新絲路”的雨露陽光,激蕩著鐵路人的堅定信念,銀川火車站正高擎時代的接力棒,將自己扮靚成為歐亞大陸橋上一顆光彩奪目、熠熠生輝的璀璨明珠。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