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寧夏段安全度過凌汛 封河河段平穩開河
2月15日17時,受氣溫回升影響,黃河寧夏段封河河段平穩開河,較多年平均全部開河提前11天,寧夏安全度過凌汛期。自去年入冬以來,受氣溫整體偏高和氣候復雜多變影響,黃河寧夏段呈現流凌封河推遲、二次流凌、多段封河、封開河交替、封河長度短、冰層薄等特點。
2016年12月29日黃河寧夏段首次出現流凌,較多年平均推遲14天。1月20日首次出現封河,累計封河最大長度34公里。封河期麻黃溝河段水位最大漲幅2.3米。
為做好2016年至2017年黃河寧夏段防凌工作,國家防總和黃河防總及早部署,對寧夏防凌工作給予支持。特別是在封開河關鍵期,科學調度水庫下泄流量,為寧夏平穩開河及最終取得防凌工作勝利提供了強有力保障。自治區防汛抗旱指揮部提前對防凌工作進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氣象部門強化了對中短期和極端災害性天氣的測報;水文部門加強了封河上首、重點河段、重要部位的水位監測;自治區防汛辦修訂印發年度黃河寧夏段防凌技術方案,及時組織防凌會商5次,重點加強了2座黃河大橋及黃河二期防洪工程等在建項目施工度凌管理。沿黃各地全面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防凌各項責任制,及時組織封堵穿堤建筑物,停運渡口,拆除浮橋,落實搶險隊伍,儲備搶險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