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2016年城鎮登記失業率3.92% 創7年來最低
記者從1月18日召開的寧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2016年,我區人社部門始終把促進就業作為第一位的任務,積極應對新形勢新情況,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有效穩定和擴大了就業。全年城鎮新增就業8.2萬人,同比增長6.4%。城鎮登記失業率3.92%,低于4.5%的控制目標,為2009年以來最低的一年。
近年來,我區堅持把高校畢業生就業置于就業工作首位,深入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通過企業招聘就業一批、機關事業單位招錄一批、“三支一扶”招募一批、見習實習安排一批等一攬子措施,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4.5%,同比增長近1個百分點,實現了高校畢業生就業總量逐年遞增、就業水平不減的目標。堅持把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作為脫貧攻堅的著力點,制定出臺做好新形勢下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新政策,深挖區內就業崗位,加強閩寧對口協作,推進跨省勞務合作,轉移就業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全年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4.4萬人,同比增長4.3%。
同時,堅持把穩定困難企業和職工就業崗位作為促進就業的兜底之策,繼續落實和完善援企穩崗政策,通過階段性降低社保繳費基數和費率、發放穩崗補貼等多項措施,為2萬多家企業、94.4萬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減負16.1個億,完成1.6萬多名化解過剩產能企業職工安置工作。開發購買公益性崗位7097個,其中自治區開發購買5500個,比上年增加2000個,帶動8112名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堅持把創業作為就業之源,深入推進大眾創業,開展“塞上驕子回鄉行”、“外語+”復合型人才回鄉創業“千百十”等專項行動,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3.3億元,創造新崗位3.5萬個,帶動就業6.6萬人。
我區還進一步加大訂單、定崗、定向職業培訓力度,全面推行培訓補貼直補企業和個人模式,使7.7萬城鄉勞動力技能得到提升。加強就業和失業動態監測,深入開展“春風行動”等就業專項活動,組織各類招聘會432場次,提供就業崗位21.5萬個,促進了勞動者就業。良好的就業形勢,為我區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