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石嘴山市柔性引才助力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石嘴山市通過搭建平臺、校企聯姻、協同創新、落地創業等方式,近年來柔性引進百名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每年全市50%以上的科技研發項目、專利申報、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是在柔性引進人才的主持、合作或參與下完成的。
據石嘴山市委組織部負責人介紹,該市對企業柔性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每月給予1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生活補貼,個人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按以獎代補形式全額返還給企業。對來當地從事技術入股、投資創辦企業和科技成果轉化的科技人員,優先解決投資立項、融資、孵化用房等實際問題。
“被石嘴山的投資環境和企業的誠意打動,我就在這里組建了科技公司。”寧夏勝藍化工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留英博士沈俊說。他以四川大學8名博士為研發團隊,已開發多項化工環保產品技術,獲國家發明專利6項,項目達產后年產值可突破億元。
借與清華大學共建研究生社會實踐基地及骨干地方短期掛職鍛煉契機,石嘴山市從清華大學引進近70名研究生參與了57個研究項目。其中,李楠承擔的一個科研項目,填補了中色東方集團公司黃銅金相檢驗分析技術空白;研究生王宇翔因能力突出,先后被任命為市工信局副局長、市科技局副局長、市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和大武口區副區長。
借助老工業基地科技創新和引進人才支撐合力,該市已建成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15個、自治區級科技創新平臺30個,組建科技創新團隊2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