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就新藍圖 開啟新征程——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行業黨委成立側記
6月28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為加強葡萄酒行業黨建工作,決定正式成立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行業黨委。
賀蘭山東麓,百萬畝葡萄文化長廊,是寧夏的“紫色名片”。
近年來,在寧夏“小酒莊、大產區”模式的推動下,賀蘭山東麓葡萄酒行業創造了許多“全國第一”:出臺了全國第一個葡萄產業文化長廊發展總體規劃、第一部葡萄酒產區保護法規和第一個葡萄酒莊列級管理制度,成立了全國第一個省級葡萄產業管理機構,建立了全國第一個葡萄產業人才高地,成為全國第一個世界葡萄與葡萄酒組織(OIV)省級觀察員……40多家企業的葡萄酒在國內外各類品鑒評比中獲獎200多項,其中金獎56項。截至2015年底,全區釀酒葡萄種植面積達53萬畝;葡萄酒企業184家,葡萄產業年綜合產值由5年前的20億元增加到166億元。預計到“十三五”末,寧夏葡萄產業綜合產值將達到500億元以上,年產葡萄酒2億瓶以上,酒莊年接待游客100萬人次。
在寧夏,這是一個新興的產業,是一個旭日東升、朝氣蓬勃的產業!
在這個非公企業占94%的產業帶,黨組織的力量已經開始顯現。寧夏賀蘭晴雪酒莊有限公司不僅成立了黨支部,有專職黨務工作者,還注重招錄黨員職工。目前,企業20名職工中有黨員8名,黨員比例達40%。
寧夏瑞豐葡萄酒(羅山酒莊)有限責任公司黨支部立足崗位創先爭優,設立“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成立“黨員志愿服務隊”,開展了黨員“技術比武”和“技術攻關”活動,發揮了黨員職工的先鋒模范作用。
但在更多的企業里,黨建工作還比較薄弱;有的企業還不具備成立黨組織的條件,黨建工作處于空白狀態。
為此,自治區決定成立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行業黨委,旨在加強基地黨建工作、破解黨建難題,充分發揮黨組織在職工群眾中的政治核心和企業發展中的政治引領作用,引導和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葡萄酒行業黨委將加大組建力度,進一步擴大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采取建、聯、掛的形式,全面推動葡萄酒非公企業建立黨組織。建,就是凡正式黨員人數3人以上(含3人)未成立黨支部的企業,都應當根據黨章規定成立黨支部;聯,就是正式黨員人數不足3名的,按照就地就近、便于黨員參與、有利于黨組織開展活動的原則,在葡萄酒非公企業之間成立聯合黨支部;掛,就是對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葡萄酒非公企業,可先掛靠在屬地的鄉鎮、村、農(林)場黨組織,幫助開展黨建工作,為組建黨組織創造條件。
葡萄酒行業黨委將緊緊圍繞葡萄產業積極開展具有行業特色的黨建工作。引領政治方向,因企制宜、因崗制宜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通過開展“七個一”“四引四促”等主題實踐活動,引導黨員職工做“四講四有”合格黨員。努力做到把黨的政策、主張、意圖滲透到企業的決策和經營管理中,引導企業守法合規、誠信經營,教育廣大出資人處理好新型政商關系,自覺履行社會責任。團結凝聚群眾,積極主動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時反映職工群眾訴求,協調維護各方權益,有效化解矛盾糾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服務企業發展,深入開展非公企業“雙強六好”黨組織創建活動和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通過設立“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開展“興企金點子”和技術革新、崗位練兵等活動,實現黨的建設同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深入融合,形成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建設先進文化,通過開展各種黨的創意活動,把黨的先進文化、優良傳統轉化為企業發展所需的正能量,推動葡萄酒企業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為推進品牌酒莊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文化支撐。
葡萄酒行業黨委將發揮黨組織聯系人才的優勢,依托自治區葡萄產業人才高地,積極主動地做好與葡萄產業相關市、縣(區)黨委、行業主管部門、高校院所的聯系協調等工作,為企業培養自有人才、引進外來人才出謀劃策、牽線搭橋、搞好服務。推進產、學、研、用相結合,建立大學生創業園和葡萄酒產業實訓基地,激發創新創業創造活力。搭建人才對話交流平臺,結合企業黨組織的活動,定期組織開展專業技術人才的聯誼活動,促進企業內部上下溝通,促進不同企業之間橫向交流。開展“名師帶徒”活動,加快培養造就一支數量充足、技藝精湛、素質優良、適應葡萄酒產業發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并帶動中、初級技能勞動者隊伍梯次發展。開展葡萄栽培與采摘、釀酒設備操作等技術比拼活動,對表現優秀者給予一定獎勵,確保中、初級技能勞動者留得下、穩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