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固原市原州區務工農民工資性收入破12億元
兢兢業業務工忙,高高興興回家來。12月29日,固原市原州區河川鄉寨洼村務工農民古新民從銀川返鄉,喜滋滋地把開吊車收入的4萬元交給家里,全家人準備熱熱鬧鬧地過個新年。2015年,原州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8.2萬人,工資性收入達12.34億元。
張易鎮紅莊村農民李萍今年年初參加原州區勞動就業部門組織的技能培訓,并拿到了養老護理員資格證,憑技能吃飯,年收入3萬多元。中河鄉小溝村村民馬林拿到了鋼筋工上崗證,每月能拿到6000元。原州區根據當前農村勞動力培訓需求,開展“一村一品”特色培訓,打造清真餐飲、建筑施工、機械操作、肉牛養殖、蔬菜種植等8個培訓就業品牌,為務工農民增加收入打好基礎。
同時,原州區不斷拓展就業渠道,引導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從短期打工向長期務工、從農民工向產業工人、從粗放體力型向集約技能型轉變,促進勞動力穩定就業。目前,已建成福建、京津唐、新疆和內蒙古、長三角和珠三角、寧東及沿黃城市帶“五大板塊”轉移就業基地,并在務工人員比較集中的銀川、烏魯木齊、包頭、泉州、深圳等地建立穩固的勞務基地216個,其中2015年新建勞務基地1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