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 9月6日,“絲綢之路”大西北遺珍展在寧夏博物館正式展出。據寧夏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展覽匯集了西北五省區22家文博單位的245件(組)珍貴文物,其中一級文物多達144件(組)。此次展覽展出文物的等級之高、數量之多、器物之美居同類展覽之冠。
為迎接2015中阿博覽會的召開,由文化部、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廳承辦的《絲綢之路——大西北遺珍》9月6日—11月6日在寧夏博物館展出,這將是本展覽五年來全國巡回展出的最后一站。
2009年,陜西歷史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青海省博物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寧夏固原博物館西北五省(區)六家博物館聯合組織專家學者,研究論證、精心策劃,共同籌辦《絲綢之路——大西北遺珍》展,該展覽匯集了西北五省區22家文博單位的245件(組)珍貴文物,其中一級文物多達144件(組)。此次展覽展出文物的等級之高、數量之多、器物之美居同類展覽之冠。展覽內容分《諸戎逐鹿 絲路萌芽》(春秋戰國時期)、《鑿空西域絲路開啟》(兩漢時期)、《民族融合絲路交通》(魏晉南北朝時期)、《盛世氣象絲路繁榮》(隋唐五代時期)、《宋元經營絲路余暉》(宋元時期)以及《絲路佛道梵跡勝境》六個單元,全面展示了絲綢之路波瀾壯闊的歷史,再現了昔日絲綢之路的輝煌和今朝依舊的風采。
該展覽于2010年8月16日在陜西歷史博物館首展開幕,此后又相繼在浙江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大連現代博物館、深圳市博物館、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河南博物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以及天津博物館進行巡回展出,產生強烈反響。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11月6日,在APEC會議召開前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展的《絲綢之路》大展正是以《絲綢之路——大西北遺珍》展為基礎籌劃舉辦的,這次展覽是目前有關絲綢之路文物數量最多,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的展覽。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