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4月3日訊 誰干了多少實事、誰工作方面欠了賬都有動態“檔案”
“以前,有些干部覺得干得好不如說得好,現在觀念改變了,說得好不如干得好,這都是機制發揮了作用。”3月28日,石嘴山市惠農區政協副主席王家邦對記者說。自2013年起,惠農區每月召開一次“五套班子聯席會”,對所有班子成員的月總結報告集中公開點評,誰干了多少實事、誰對工作思考了由大家來評價,建立了干部動態干事檔案。
去年,王家邦走訪火車站街道時,發現棚戶區部分居民搬走后,旱廁和垃圾沒人清運,路燈不亮,無物業管理。當月,在聯席會上,王家邦將調研報告提交,得到了區委、區政府的重視,政府隨后投入60萬元用于優化火車站的外部環境和衛生。“光干事還不行,還要對具體工作有思考,向黨委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議,大家互相交流學習。”惠農區黨辦副主任李占林說。
燕子墩鄉黨委書記李宏偉對此深有感觸。從2013年起,該區全部鄉鎮都“復制”了這種“開放點評”的會議模式,通過建立周講評、月總結、季評優工作機制,使干部自加壓力,放寬了思路。每周各部門、各單位邀請群眾代表、服務對象參加工作例會,由承辦干部向群眾代表匯報承辦事情的進展情況,接受群眾監督,邀請群眾代表、服務對象講評干部承辦工作成效,指出不足,反饋群眾滿意度、意見和訴求,幫干部找出差距,為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議。月總結通過交賬單的方式幫助干部理清每月干事賬單,讓干部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欠了賬、哪些方面欠賬較多,逼著干部想方法、找辦法推進工作開展、解決問題。每季度,各級領導干部將本季度重點工作、創新工作完成情況、為民承辦事情進展情況填寫進入“干事檔案”,由單位干部職工和群眾代表、服務對象進行測評,給出季度評價等次,并將季度評定結果作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
http://www.nx.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5-04/02/c_11148477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