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往今來,但凡成功的書法大家都有一套完整的人生觀和價值體系,當代實力派書法家、中國書法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國畫院蘭州分院常務理事馬志亮老師可謂真正做到了這一點,他超凡的藝術才華令人折服,他對書法藝術事業強烈的責任感,折射出一名成功書法家做人做事的態度。縱觀當代著名書法家馬志亮豐富的人生經歷,可以從中獲得不少感悟和啟迪。
書法如行云流水,字如其人也厚淳
文/張藝鳴
在甘肅,在西部……一次次書畫大展,一片片贊美之聲,一批批流連忘返的文人墨客,一個個喜獲墨寶的藏家,無不為書法家馬志亮的書法藝術所陶醉和折服。2019年12月13日下午3時許,記者在蘭州市城關區人民法院有幸采訪了當代實力派書法家馬志亮老師。提起他一生所酷愛的書法藝術,他的心情非常激動,馬志亮老師說:“書法應師古而不泥古,書法只有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才能有所創新”。他擲地有聲的語言,道出了一位書法家超凡的藝術才能和鍥而不舍的藝術精神。



馬志亮,男,漢族,甘肅蘭州市人,出生于1968年7月25日,畢業于西北師范大學中文系,中共黨員,現為蘭州市城關區法院一名合格的科級政法公務員,甘肅省書協會員。
他自幼酷愛書法藝術,受家父熏陶(金城蘭州頗有仕途和名氣的書法家)。1984年10月應征入伍,成為以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1985年底隨部隊趕赴云南邊境參加對越自衛還擊戰,因任務完成出色而火線入黨。隨后考入西北師范大學,書法藝術大進。現為中國書法美術家協會理事、東方書法研究院蘭州分院常務理事、中國國畫院蘭州分院常務理事。

馬志亮自幼酷愛書法藝術,小時在其父親(現已八旬)的指導下,臨習王、顏、柳、歐、趙、黃等名家碑帖,特別是王羲之的蘭亭序、十七帖及大唐三藏圣教序等。他在藝術的道路上,面對法院工作的繁忙,唯對書法較為偏愛,傳承書法傳統文化是他一直的追求和夢想,在業余時間他不惜一切代價,抓緊臨習古貼,不論任何時候,凡遇到任何書法,他都站立觀看良久,學習前輩的創作方法和用筆技巧,他對書法的酷愛不因工作的繁忙而中斷。





50多年來,他勤于筆耕,研修書法,博采眾長,收獲頗豐,書法藝術大進,其作品逐漸形成了自己鮮明的藝術風格和精神境界,他尤以行楷見長。他的書法大氣磅礴,揮灑自如,雄健俊逸的無拘筆勢,如龍蛇飛動,若行云流水;鋼毅遒勁的運筆之功,如顏骨柳筋,似力透紙背,而馬志亮的書法剛柔相濟的藝術之美,可謂書如其人!




馬志亮的書法從整體形質來看,其書法的結構布局、方圓、曲直、藏露、粗細相得益彰;書法的質感、分量、力度、韻律等,都給人一種圓渾的立體感和一種藏骨抱筋的美感。其書法蒼勁奔放,富有張力。他的書法作品,用筆剛勁峻拔、筆畫方潤整齊、結構疏朗爽健和顏真卿筆畫清勁豐肥、間架嚴整樸茂于一爐,化柳公權遒勁峭拔、劍氣薄云和文征明剛柔相濟、體勢蒼潤于一體是分不開的。
正是馬志亮老師的人品、作品贏得了書法藝術界和社會的廣泛的好評,他的作品曾多次參加全國及省市展覽并獲獎;其作品被甘肅等眾多報刊及新聞媒體發表,部分作品為國內外文化團體及個人收藏。他的作品已被編入國家等多部書畫典集。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