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660mo"></ul>
  • <fieldset id="660mo"><input id="660mo"></input></fieldset>
    
    
  • <strike id="660mo"><input id="660mo"></input></strike>
  • <fieldset id="660mo"></fieldset><ul id="660mo"></ul>
  • 引得春風度玉關 | 新時代河西走廊紀行

    時間:2024-01-26 21:15來源:大西北網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 點擊: 載入中...
      如果古代詩人有“網紅”打卡地,那么河西走廊一定是其中之一。
     
      玉門關,絲綢古道重要節點,率先從河西走廊“出圈”。從“半夜帳中停燭坐,唯思生入玉門關”,到“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到“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千百年來,遷客騷人,爭相吟誦,跨越時空“唱和”。“引得春風度玉關”,更是千年來當地渴求發展的印證。
     
     
      這是1月21日在甘肅省敦煌市境內拍攝的玉門關遺址。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馬希平 攝
     
      河西走廊,綠洲遍布,自然資源富集,與青、新、寧、內蒙古相接,通道地位格外重要,是我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西油東送的能源主動脈。新中國成立以來,其沉睡的“寶藏”,不斷被喚醒,為我國加速工業化進程提供堅實保障。
     
      進入新時代,這里擔當我國重要能源生產基地的同時,重大項目拔地而起,關鍵領域捷報頻傳,對外經貿走深走實。千里長廊遍布新栽“楊柳”,“春風”拂面;千年夙愿飽含時代期許,日漸成真。
     
      從“世界風庫”到“陸上三峽”
     
      驅車連霍高速,穿越烏鞘嶺后,眼前景象換了模樣:綿延的祁連山,無邊的戈壁灘,勾勒出雄渾壯闊畫卷,兩旁光伏面板鋪成的“藍色海洋”起伏和風力發電機組成的“白色森林”遍布。
     
      行至玉門市,高速公路旁,四臺風力發電機顯得格外獨特,不同于一路上矗立的“巨無霸”風機,它們體型瘦小,當地人習慣稱作“四小天鵝”。
     
      1997年,玉門市著手開發風力發電,“四小天鵝”便是那時從丹麥漂洋過海抵達此地的。依托它們,甘肅建成首座風力發電廠試驗場,拉開玉門乃至河西走廊新能源發展序幕。
     
     
      這是位于甘肅省玉門市的一處風力發電場。(玉門市委宣傳部提供)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如今的玉門,并非古代玉門關所在,但這里同樣乘風而起,成為“世界風庫”。2009年,我國第一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在玉門所在的酒泉開工建設,其中80%項目設在瓜州縣。不久前,三峽能源三峽恒基能脈瓜州70萬千瓦“光熱儲能+”項目東西雙塔全面封頂,這個由20萬千瓦光伏發電、40萬千瓦風電、10萬千瓦光熱發電構成的“光熱儲能+”項目建成后,年發電量約18億千瓦時,將為我國建設相關項目積累經驗、探索路徑,助力能源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近年來,隨著國家“雙碳”目標提出,河西走廊五市也掀起別樣“風光”,隨處可見連片的風電、光伏發電廠,“陸上三峽”躍然戈壁。隨著技術更迭,昔日瘦小的“四小天鵝”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國產的效率更高、“身形”更大、造價更低的大型風機取而代之。
     
      中材科技(酒泉)風電葉片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師劉錦帆說,河西地區使用風機的功率呈量級增長,風機葉片最長長度已近百米,是名副其實的“巨無霸”。
     
     
      1月23日,在位于酒泉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中材科技(酒泉)風電葉片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生產風機葉片。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馬希平 攝
     
      “十四五”以來,甘肅新能源年均增速超過20%。目前,全省新能源裝機規模占全省裝機總規模的近60%,已成為省內第一大電源。其中,河西走廊地區新能源總裝機,占全省新能源總裝機的77.3%。
     
      新能源發電及裝備制造產業也在河西走廊扎下根來。走進酒泉經濟技術開發區,風機和光伏核心設備制造商林立,其中日月重工(甘肅)有限公司更是國內風力發電領域關鍵設備的頭部供應商,主要從事球墨鑄鐵大型風電鑄件的設計研發和生產銷售。
     
     
      這是1月23日在位于酒泉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日月重工(甘肅)有限公司拍攝的風機輪轂。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馬希平 攝
     
      公司總經理韓松說,西北地區風光資源富集,酒泉地處其中間位置,除了給甘肅本地配套關鍵設備,還可輻射內蒙古、新疆、青海等省區。
     
      離該公司不到50米處,便是一家風機總裝廠,上下游配套企業齊備。不僅如此,風電涉及的發動機、輪轂、葉片、塔筒、錨栓、齒輪箱等主要裝備制造環節已基本配齊,光伏發電涉及的切片、組件、逆變器、支架等下游環節初步引進落地,儲能設備的電池成套設備制造、共享電站建設也具備一定規模。
     
     
      1月23日,在位于酒泉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甘肅金風風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進行風機總裝。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馬希平 攝
     
      在新能源消納環節,甘肅不斷加快電力外送的特高壓工程建設。除了已投運的酒泉至湖南±800千伏祁韶直流工程,已開工的隴東至山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外,近兩年來,甘肅加速推進隴電入浙、隴電入滬、隴電入川等特高壓工程,這些外送通道的端口大都位于河西大型風、光發電基地。
     
      天上“銀龍”飛舞,地下“烏金”奔馳。電力凌空外運,煤炭鐵道馳騁,油氣地下潛行,古老的河西走廊,正乘著高質量發展的東風“起舞”。
     
      從“四郡兩關”到“五市三企”展新顏
     
      2000多年前,西漢經略河西走廊,“列四郡、據兩關”。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在此設立五個地級市、建成三座工業基地。一路走來,變的是開發重點,不變的是勵精圖治發掘這塊寶地。
     
      玉門油田是河西走廊上第一個大規模開發的寶藏。
     
      1952年底,玉門油田原油產量14.26萬噸,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石油生產基地,并被列為“一五計劃”重點建設項目。歷經5年建設,玉門油田煥然一新,成為新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河西走廊也迎來真正的工業化浪潮。
     
      站在老君廟一井碑記旁,老職工講述著鐵人王進喜的故事。新中國成立后,王進喜成為新中國第一代鉆井工人,1958年,他帶隊創造全國鉆井進尺最高紀錄,并在大慶石油會戰中一舉成名。其后,越來越多石油匠人從該“搖籃”走出。“蘇聯有巴庫,中國有玉門。凡是石油處,就有玉門人。”當代詩人李季曾這樣謳歌玉門的重要性。
     
     
      這是1月23日在玉門鐵人王進喜紀念館拍攝的王進喜雕像。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馬希平 攝
     
      但這里蘊藏的財富,卻遠不止于此。
     
      1955年,西北大學地質系畢業生秦士偉帶領地質調查小組,深入人跡罕至的祁連山腹地找礦,風餐露宿,歷經艱險,在樺樹溝山巖上發現了赤紅色鐵礦。為了國家需要,他們與時間賽跑,用3年時間完成該礦區勘探報告。1958年,酒泉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因此設立,西北茫茫戈壁,崛起了新中國規劃建設的第四個鋼鐵工業基地。
     
     
      1月23日,在酒鋼集團宏興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核對半成品不銹鋼卷的信息。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馬希平 攝
     
      目前,酒鋼集團已成為國內鋼種覆蓋面大、涵蓋品種全、產品類別多的精品不銹鋼生產基地,能夠批量生產各類奧氏體、鐵素體、馬氏體和雙相不銹鋼四大產品群70余個鋼種。酒鋼集團宏興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不銹鋼分公司副總經理郎建軍說,該企業生產的不銹鋼占國內高端市場需求量的80%,高端剃須刀用的馬氏體不銹鋼基本實現進口產品替代。
     
      走進酒鋼集團,驚喜不只如此。“難選氧化鐵礦石的選礦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酒鋼集團宏興股份有限公司選礦廠廠長高澤賓說,酒鋼集團與東北大學、沈陽鑫博工業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研發了難選氧化鐵礦石懸浮磁化焙燒技術,并投產運行,每年可增產鐵精礦21.86萬噸。
     
     
      這是1月23日在酒鋼集團宏興股份有限公司拍攝的酒鋼懸浮磁化焙燒選礦改造工程。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馬希平 攝
     
      在酒鋼西部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里,過去冶金及新能源裝備制造“笨重”的木模、金屬模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高精度、高細節度的3D打印砂模。精密鑄造分廠廠長蘇文望著3D打印智能鑄造工廠內打印機說,噴頭鋪一層砂僅需14秒,這個砂型鑄件不到14小時就能完成,“放在過去想都不敢想”。
     
     
      1月23日,在位于甘肅嘉峪關市的酒鋼西部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精密鑄造分廠,3D打印智能鑄造工廠內的打印機正在作業。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馬希平 攝
     
      就在酒鋼集團開啟建設步伐的這年,同樣在河西走廊,另一塊礦石的意外發現,震驚全國。
     
      1958年,永昌縣白家咀子,一塊“孔雀石”揭開了金川硫化銅鎳礦面紗,這也是世界第三大硫化鎳銅礦床,一舉讓我國擺脫“貧鎳”局面。鎳作為現代機械、電子工業中不可缺少的關鍵戰略性礦產資源,當時從國外每進口1噸,要用15噸上好的對蝦或73噸優質小麥才能換來。
     
      隨后來自五湖四海的建設者齊聚此地,在茫茫戈壁上開啟了我國鎳鈷工業華章。目前,依托該礦產資源,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成為中國最大、世界領先的鎳鈷生產基地和鉑族金屬提煉中心。
     
     
      1月22日,在甘肅省金昌市金川集團鎳合金有限公司,軋機主操手王威正在軋制手撕鎳帶。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方欣 攝
     
      不僅如此,金川集團不斷發展壯大有色金屬新材料產業,鎳、銅、鈷、鉑族等金屬原材料,在這里綻放出不同“花樣”。
     
      在金川集團蘭州金通儲能動力新材料有限公司金昌分公司車間內,硫酸鎳、硫酸錳、硫酸鈷及相關溶液在反應釜中不停運轉,隨即黑色粉末狀鎳鈷錳氫氧化物被生產出來,這便是制造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手機電池正極原材料的三元前驅體。公司副總經理劉忠元說,目前三元前驅體等產品約20%直接出口到日本、韓國等國家。
     
      而在金川集團銅業有限公司銅箔分廠潔凈化車間內,一卷卷玫瑰金色的鋰電銅箔正在生成、纏繞、切邊。銅箔分廠黨支部書記別良偉說,這是使用集團生產的陰極銅制成的鋰電銅箔,主要用于電子信息產業和新能源汽車,厚度最薄能到4.5微米,每噸產值10億元左右。
     
     
      1月22日,在甘肅省金昌市金川集團鎳合金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生產車間忙碌。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方欣 攝
     
      金川集團鎳合金有限公司里鎳變幻出“十八般模樣”,有薄如蟬翼的“手撕鎳帶”,有水電解制氫用純鎳絲,有化工裝備制造用寬幅鎳帶,有導電鎳粉,還有各種合金產品。公司董事長苗承鵬說,企業產品應用于新能源、半導體、航空、石油化工等眾多領域。
     
      不僅如此,在高純及超高純材料領域,金川集團不斷攻關。蘭州金川科技園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楊曉艷說,高純鎳、高純鈷等超高純金屬材料是制造半導體的關鍵原材料,過去主要由美國、日本等少數發達國家壟斷,如今我們打破壟斷自主生產。
     
     
      這是在甘肅省玉門市拍攝的玉門鑫能熔鹽塔式5萬千瓦光熱發電項目。(玉門市委宣傳部提供)
     
      從新栽“楊柳”到氣象之變
     
      漫行河西走廊,聽地方與企業訴說著過去的沉重故事。
     
      玉門油田因資源接替不足、人多油少缺氣矛盾突出、生產經營步履維艱等問題,2004年起連續18年虧損。
     
      酒鋼集團因管理體制僵化、經營機制不活、產品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強烈沖擊下,2015年起連續14個月虧損,一度處于生死邊緣。
     
      金川集團因上下游產業鏈集群化水平較低、產業鏈條較短等問題,在有色金屬行業周期性低迷、產品價格斷崖式下跌等因素影響下,2015年起連續兩年出現經營性虧損。
     
      其中最能引發他們共鳴的還是:傳統工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延鏈、補鏈、強鏈。
     
      近年來,就像古人“新栽楊柳三千里”那樣,甘肅深入優化營商環境,大力推動招商引資,助力企業延鏈、補鏈、強鏈,河西走廊因此迸發出活力四射的新氣象。
     
      金川集團所在金昌市,依托其鎳、銅、鈷、稀貴金屬等原材料優勢及“三酸兩堿”等化工原料基礎,著力推動有色金屬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電池兩個千億元級產業集群建設。
     
     
      1月22日,在甘肅省金昌市金川集團鎳合金有限公司內,兩名工人正在進行討論。新華社每日電訊記者 張睿 攝
     
      2021年,龍佰集團全資子公司龍佰四川鈦業有限公司出資4億元,在金昌成立甘肅佰利聯化學有限公司,以金川集團冶煉副產硫酸資源及氯堿廢電石渣為原料,合成金紅石。企業總經理助理甘志敏說,這次跨越千里的合作,正是看中金昌的資源優勢,過去,金川集團硫酸等副產品苦于銷售難,如今卻取得雙贏。
     
      同樣被吸引而來的,還有甘肅金車儲能電池技術有限公司。日前,企業2吉瓦時磷酸鐵鋰方形儲能電池生產項目建成投產,首批產品成功下線。公司技術總工程師王海文說,這是甘肅首個風光電儲能電池生產項目,還有18吉瓦時項目正在加速建設,建成投產后可實現工業總產值200億元,年利稅約30億元,帶動產業鏈聚集效應規模300億元。屆時,金昌市將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儲能電池生產基地。
     
     
      2023年6月1日,工人在武威市涼州區九墩灘光伏治沙示范園區管護噴灌管道。新華社每日電訊記者 馬希平 攝
     
      而在金昌市下轄永昌縣河西堡工業園區,塔吊林立,一派火熱景象。甘肅能化金昌能源化工開發有限公司,計劃投資近30億元,在此地建設低階煤高效利用制氫及年產50萬噸高濃度尿基復合肥項目。從江蘇前來投資設廠的甘肅聯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這里投資了4.8億元,建設形成年產27500噸精細化工產品及副產品的項目。
     
     
      這是1月22日拍攝的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河西堡工業園區。新華社每日電訊記者 張睿 攝
     
      金昌之變成為河西走廊變化的縮影。玉門油田改變思路“油氣并舉、多能驅動”,2022年扭虧為盈,結束連續18年虧損的歷史;酒鋼集團深化改革、堅持創新、多元發展,快速崛起;金川集團形成12項專有技術,參與多項國家及行業相關標準的制修訂,高純銅鎳鈷制備技術達到國際領先。
     
      辭別金昌,沿著連霍高速返回蘭州,回望這條飽經滄桑的長廊,新栽“楊柳”在“春風”中強勁生長,新型工業化“鋼筋鐵骨”盡情舒展,高質量發展的潮聲逐漸澎湃……(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范培珅 李杰 王銘禹 王朋  參與采寫:文靜 馬莎)


     
    (責任編輯:鄭文)
    >相關新聞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熱點內容
    ?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13000024號-1??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 亚洲精品永久www忘忧草|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 日韩av无码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网站| 97精品人人妻人人| 亚洲精品天天影视综合网 | 99亚洲精品卡2卡三卡4卡2卡|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图片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91大神精品视频| 99re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 久久午夜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夜夜夜精品国产| 国语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 国精品产露脸自拍| 99热精品在线观看| 99re热视频这里只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线观看动态图|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秒播| 精品国内自产拍在线观看| 黑人无码精品又粗又大又长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日韩中文字幕一在线|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播放| 日韩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思思久久99热免费精品6| 亚洲视频在线精品|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国产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v视界| 国产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线一区二区| 99re5在线精品视频热线|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