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西北銷售公司創建全國文明單位綜述

3月16日,中國石油西北銷售公司召開鞏固和深化精神文明建設大會
陽春三月,萬物復蘇。3月16日,中國石油西北銷售公司召開鞏固和深化精神文明建設大會,全面回顧創建歷程,總結工作經驗,表彰創建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和最美志愿者,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務,動員公司上下以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單位為新起點,進一步統一思想、振奮精神、凝心聚力,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再譜文明創建新篇章,為開局“十四五”、起航新征程,推動高質量發展做出新貢獻。

公司獲得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中國石油西北銷售公司成立于1946年,至今已走過75年發展歷程。其前身為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所屬的中國石油有限公司成立蘭州營業所,解放后,公司先后隸屬于商業部、甘肅省、中國石化總公司管理,1998年劃入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公司主要負責中國石油西部地區13家煉化企業,21家省區銷售公司成品油資源產銷銜接、資源配置、物流組織、質量計量管理等職能,依托倉儲物流設施和手段,服務保障上游生產企業后路暢通和下游市場穩定供應。在甘肅,主要服務保障中國石油蘭州石化、慶陽石化、玉門煉化、甘肅銷售公司等。

公司參加文明單位關愛慰問“疫”線工作人員和志愿者活動
價值塑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價值是行為的標準。
近年來,公司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注重宣傳教育、示范引領、實踐養成相統一,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員工生產生活和精神世界。

省文明辦主任羅鳳存、蘭州市文明辦主任汪永國到公司指導工作
公司通過多種形式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在辦公樓、生產區、網絡平臺等區域設置展示區,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文明建設中的統領地位,讓員工充分接受核心價值觀的洗禮和熏陶。利用新媒體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答題活動,發布公益廣告。結合企業文化傳播,每年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宣講,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深入人心。

公司扶貧干部入戶走訪
認真做好普法和誠信企業建設,組織開展“合規守制、遵紀守法”專題培訓,公司領導班子成員,機關部門負責人分別結合分管工作為全體處級干部開展黨紀國法、規章制度培訓,干部員工法制意識、規矩意識、紀律意識進一步增強。持續開展“重合同、守信用”企業建設,大力開展油品誠信計量、誠信交接,贏得了客戶和合作伙伴的充分信任。
開展“賢內助”“最美女工”“最美逆行者”“孝親敬老好兒女”等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的先進典型評選活動,組織觀看以“家和萬事興”為主題的全國文明家庭專題片,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員工的精神追求和行動自覺。
多年來,公司注重經濟行為和價值導向有機統一,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員工、匯聚力量,有力推動了企業自身發展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低油價沖擊造成的復雜嚴峻生產經營困局,公司自覺以大局為重、勇挑重擔、攻堅克難,自加壓力,千方百計保住了中國石油在甘肅成品油產業鏈安全平穩運行和市場供應,助力各行各業復工復產和“六穩”工作“六保”任務落實。

關愛留守兒童
文化引領,石油精神鑄魂育人固本強基
石油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是石油企業的傳家寶,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有效支撐。
公司廣泛開展石油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再學習、再教育、再實踐活動,將作為石油精神入職教育、員工培訓學習的必修課,深挖石油精神時代內涵,講好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故事、服務煉銷的故事、脫貧攻堅的故事、愛崗敬業的故事,筑牢共同思想基礎。持續開展石油精神、“石油老兵”宣講進基層活動,用先進事跡鼓舞人、感染人。
公司深入挖掘75年的歷史差點和精神寶藏,梳理歷史資料、歷史故事、歷史人物,讓檔案說話,讓歷史發言,提煉打造形成了以“服務創造價值”的核心理念,“四個不變”的歷史傳承,“五種精神”的內在靈魂等的特色企業文化;形成了內容完善,殷實厚重的企業文化體系,充分提升了企業軟實力。建成并升級公司企業文化展覽館,被評為集團公司“石油精神教育基地”,蘭州市科普教育基地,進一步增強了文化自覺、文化自信。

公司志愿者凌晨6點走上街頭,為環衛工人送去溫暖
公司持續做好特色企業文化鞏固根植、傳播推廣,突出文化的重要位置和引領作用,制定下發《西北銷售公司企業文化建設推進實施方案》,將“文化鑄魂”納入“十三五”發展規范,讓硬是厚重的文化積淀轉化為全體員工的精神食糧,夯實了企業軟實力。
持續加大文化產品創作力度,先后創作了微電影《手機里的油爸爸》,形象宣傳片《服務創造價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短片《戰不缺席》等視頻作品近20多部,編輯制作了《征文集》《攝影集》《書畫集》《政研論文集》等10多部文化產品。公司先后獲得“改革開放40年中國企業文化先進單位”,“新中國70年企業文化建設優秀單位”等榮譽稱號。
榜樣激勵,引領干部員工建功立業新時代
勞模、先進是公司干部員工的優秀代表,發揮著導向、示范和引領作用。
公司定期開展勞模評選,把好選的關口,提高樹的質量。切實把干部員工中道德高尚、業績優良、作風過硬的先進代表選樹為勞模,提升勞模含金量;開設專題專欄,介紹勞模事跡、宣傳勞模形象,組建勞模事跡巡回宣講團,行程上萬公里進行典型宣講,讓勞模成為干部員工中的“明星”,建成4個以勞模名字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充分發揮了勞模示范引領作用。落實勞模待遇,組織開展勞模療養,形成了關愛勞模良好氛圍。召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表彰抗疫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弘揚勞模精神和偉大抗疫精神,凝聚和調動起了干事創業的時代力量。

離退休職工迎新春寫春聯
近年來,10多名員工榮獲中央企業勞動模范、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優秀共產黨員、建功立業先進個人、甘肅省五一勞動獎章等稱號,成為新時代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石油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榜樣。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所屬的武漢分公司64名干部員工堅守崗位,封閉在油庫工作80多天,開通綠色通道,24小時發運油品,保障了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堅守用油和武漢市整體防疫用油,為生命加油,為抗疫保供,為復工復產加油,履行了中國石油“封城不斷供”的莊嚴承諾,實現了“零感染”“零疑似”,武漢分公司被評為“中國石油集團公司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扶貧幫困,積極發揮國企帶頭表率作用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企業和員工在參加脫貧攻堅、志愿服務、文明共建中擔當責任、感受快樂,塑造自我。
公司堅決落實上級脫貧攻堅安排部署,注重發揮支部力量,選派5名幫扶干部駐村掛點,打造形成了柿子產業、雜糧產業、蔬菜種植基地等優勢產業項目8個。公司脫貧攻堅工作連續4年被評為優秀等次,獲得“甘肅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1人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展現了文明央企的新擔當。

“蘭州人·百姓講堂”示范宣講走進公司
全力支持和參與蘭州市創城工作,組織開展了“脫貧攻堅、文明同行”“慰問交通勸導員”“關愛抗疫醫務工作者和抗疫民警”等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促進了企地文明共創共建共享。積極開展社會公益活動,先后向甘肅省東鄉縣、臨洮縣、榆中縣、皋蘭縣、永登縣等地的貧困村民,安寧區環衛工人、中小學校、甘肅省貧困學子捐款捐物,向蘭州市奮戰在新冠疫情防控一線人員捐贈防疫物資,展現了石油人的深情大愛。
形成“溫暖環衛工人、溫暖中小學生、溫暖貧困村民”三大志愿服務品牌。公司連續三年為安寧區1700余名環衛工人送去慰問品,得到了當地政府和老百姓的一致稱贊。干部員工連續10年自發接力資助玉門市第一中學春蕾女童,為她們送去了關愛和信心。
公司現有注冊志愿者人數1000余人,注冊志愿者參與率達到95%以上。廣泛開展文明風尚行動和“學雷鋒樹新風、學鐵人立新功”志愿服務活動,經常性開展宣傳油品質量知識、普及消防安全、義務獻血、環境美化等志愿服務。

積極參與文明共建,連續開展“三送溫暖”品牌公益活動
文明創建,提亮“銷售搖籃”發展底色
一直以來,公司堅守甘肅、扎根蘭州,投身西部火熱的石油銷售事業,為中國石油銷售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歷史性貢獻,被譽為“石油銷售先驅”“石油銷售搖籃”。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納入“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當中,凸顯了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性。
公司黨委深刻認識到,要讓老企業持續煥發新的生機,實現基業長青,就必須在精神上有更高追求。
近年來,公司黨委始終堅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舉全公司之力推動文明單位創建,完善創建機制,立足“全面動員、全域創建、全力推進、全體行動”,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把精神文明建設融入企業發展和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實現了文明創建與經營管理同頻共振。

評選表彰勞動模范,發揮勞模示范引領作用
健全公司精神文明建設領導體系,成立黨政一把手擔任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全國文明單位創建實施方案》,將創建工作細化為100項工作計劃,做到職責分明,責任到人,充分調動了全體員工文明創建的積極性,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級單位班子成員重點抓”的精神文明建設格局,構建了公司“黨委領導、行政支持、群團配合、全員參與”的“長效化”創建機制。

慰問交通勸導員,助力文明共建
通過一系列創建工作和創建活動,文明的種子深入人心,為公司發展提供了充足的思想保證、精神力量、道德滋養。
近年來,公司干部員工大力弘揚中國石油“我為祖國獻石油”價值追求,深入踐行“服務創造價值”核心理念,高標準履行國企政治、經濟、社會責任,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經濟建設主力軍作用,公司連續4年獲得中國石油集團公司績效考核A級評價,連續10年實現噸油運費硬下降,先后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甘肅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甘肅省脫貧攻堅先進單位”“平安甘肅建設優秀單位”甘肅省2019年“企業推進高質量發展突出貢獻獎”“全國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