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冰雪運動和冰雪產業快速發展,參與人數逐年增多。近日,2020-2021全國越野滑雪錦標賽正在甘肅省白銀市舉行,這是今年首場全國性雪上項目賽事。通過有力的疫情防控舉措、優質高效的后勤保障和路衍經濟釋放的紅利,冰雪運動“西擴”有支點,發展有活力。
疫情防控站“C位”
本次賽事和下個月即將在白銀舉辦的2020-2021全國越野滑雪冠軍賽,賽程將持續到2月8日。全國超過500名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和相關工作人員深度參與,疫情防控成為賽事舉辦地的首要工作。
為確保比賽順利進行,白銀市提前制定了疫情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衛生、體育、公安等20多個部門成立專門服務小組,有序做好賽事保障工作。
白銀市體育局局長李全杰介紹,為嚴格疫情防控,參賽隊伍均來自國內低風險地區。當地對參賽和工作人員的食宿、比賽、行蹤等多環節進行嚴格管控。“參賽人員到達前,必須提供48小時內的核酸檢測證明,到達后將再次進行核酸檢測,并實行空場比賽。”
為了迎接越野滑雪國家集訓隊,甘肅白銀國家雪上項目訓練基地協調3輛大巴車、1輛冷藏車和兩輛器械車,于1月中旬出發,前往河北省承德市,以“點對點”方式協助國家集訓隊轉場。“全程實現閉環管理,有力保障了運動員和相關工作人員的安全。”李全杰說。
記者注意到,在參賽人員入住的賓館酒店,每天都有專業人員對公共區域及客房開展全方位、地毯式消毒消殺。在比賽場地,專業人員會每日進行兩次專門消殺。賽前,所有參賽人員采用“點對點”包車等方式前往賽場。
越野滑雪國家集訓隊的俄羅斯籍教練尼古拉·東庫科夫對賽事的疫情防控工作印象深刻。“疫情防控舉措讓運動員和教練員在安全的環境中全身心投入比賽,相信隊員們一定能取得好成績。”他說。

1月24日,甘肅省冬季運動管理中心選手趙磊(中)在比賽中。最終,他以37分44秒9的成績獲得季軍。新華社記者陳斌攝
綠色食品潤“舌尖”
賽事參與人數多、時間長,“舌尖”上的安全保障必不可少。
白銀有關部門對食品來源、運輸、存儲、烹飪等全流程進行管控,并對食材留樣觀測和核酸檢測。
甘肅白銀國家雪上項目訓練基地負責人茍發霞介紹,運動員的飲食要求非常嚴格,基地在食材選購上精益求精。以羊肉為例,基地選用的羔羊,會仔細考察羔羊的生長環境等要素。“屠宰之后,羊肉送檢國家體育總局反興奮劑中心,檢測合格后才能批量采購并食用。”
據了解,本次賽事的不少蔬菜、水果等補給品均來自甘肅華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白銀市景泰縣的生產園區。該公司總經理何生良介紹,經過多年試驗,他和團隊成功研發“沙培技術蔬菜”并申請專利。“我們正努力把沙化嚴重的鹽堿地、戈壁灘改造成有機蔬菜種植的良田,不少參賽者食用的就是‘沙培’蔬果。”
他表示,利用300畝流轉土地,公司已建成的49座溫室大棚種植了番茄、辣椒、草莓等作物。通過大棚內的感應系統,技術人員已實現“沙培”蔬果的溫濕度控制、自動灌溉和實時監控追溯。“參賽者們食用的黃瓜、辣椒等蔬菜,已通過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綠色食品認證。”
比賽期間,富有白銀特色的西北牛羊肉、黃瓜、西紅柿、枸杞等農特產品,陸續走上了雪上項目運動員和工作人員的餐桌。越野滑雪國家集訓隊注冊營養師申靜表示,由白銀當地“和尚頭”小麥制作的面條很受運動員歡迎。

1月24日,黑龍江省雪上訓練中心選手李澤宇(左二)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陳斌攝
路衍經濟添紅利
路衍經濟以公路及其相關交通運輸網絡為基礎,是依托沿線服務區、城鎮節點等發展的“帶狀經濟”。賽事舉辦地甘肅白銀國家雪上項目訓練基地由山東華達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和運營,地處白銀市景泰縣中泉鎮的省道S217線和S103線交叉口,距離國家4A級景區景泰黃河石林僅20多公里。
企業董事長郭鳳泉介紹,國家雪上項目訓練基地是路衍經濟的產物之一,在道路建設過程中,公司利用交通優勢發展了“交通+旅游”“交通+體育”等“交通+”產業。“體育賽事、旅游等多種業態融合,對區域經濟帶動作用明顯。”
在國家雪上項目訓練基地旁邊,三年前已投入使用的黃河石林滑雪場,每年冰雪季都能吸引大批游客前來體驗。“最近,每個周末滑雪場都能吸引超過千名游客游玩。”茍發霞說。
此外,茍發霞還表示,國家雪上項目訓練基地海拔1700多米,屬亞高原訓練基地。“運動員在這里進行訓練、比賽,有助于提高成績。”
越野滑雪國家集訓隊領隊張蓓介紹,隊員們普遍對白銀的場地條件非常滿意。“這里冬季氣溫相對較高,隊員們可以穿著單衣舒適地訓練比賽,此類場地國內少有。”
最近,在白銀,一邊是專業運動員緊張激烈的雪上項目對抗;幾百米外,另一邊的大眾滑雪場里游人如織。“隨著北京冬奧會臨近,喜歡并參與冰雪項目的人一定會越來越多,冰雪運動‘西擴’有支點,發展更有活力。”張蓓說。(新華社記者程楠郭剛楊雅婷)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