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 2020年12月31日,甘肅敦煌風當代藝術館墨香四溢,彩筆揮舞,琴聲悠揚,詩聲朗朗。來自甘肅書畫、語言文字、演講等文化領域的200多人在此聚會,參加甘肅偌水三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在敦煌風現代藝術館舉行的首批省級語言文字基地掛牌儀式。另外,“迎新年館藏名家書法作品展覽”、敦煌風藝術沙龍開業暨迎新年聯誼會、敦煌風書畫院成立、“迎新年國畫名家作品邀請展”等多項活動同時在這里舉辦。通過精彩豐富的文化活動迎接2021年新年的到來。

原蘭州市政協副主席李繼彬宣布活動開始
原蘭州大學文學院院長、文史專家張文軒,原蘭州市政協副主席李繼彬,蘭州財經大學教授馬保平,原蘭州大學黨委副書記李恒濱,蘭州軍區預備役師政治部主任蔣衛民,著名書畫家秋子、秦理斌、陳永革等出席了活動。
2020年7月,經甘肅省教育廳評審公示,甘肅偌水三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西北民族大學、西北師范大學、甘肅教育社等12家單位獲得首批省級語言文字推廣基地稱號,并于2020年12月17日正式授牌。

原蘭州大學文學院院長、文史專家張文軒致辭

著名書法家秋子致辭

原蘭州大學黨委副書記李恒濱宣讀甘肅首批省級語言文字基地名單

甘肅偌水三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敦煌風藝術館館長王洪濤先生致歡迎詞
甘肅偌水三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敦煌風藝術館館長王洪濤先生主持了啟動儀式并致歡迎辭。

原蘭州軍區預備役師政治部主任蔣衛民致詞
據介紹,語言文字推廣基地主要由專家咨詢委員會、敦煌風書畫院、敦煌風當代藝術館、敦煌風朗誦藝術團等實踐機構組成。專家咨詢委員會由省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組成,為基地的中長期發展提供戰略性意見。敦煌風書畫院,由省內外知名藝術家組成,為基地在書法繪畫等藝術作品的創作、展覽及整體運營提供實質性支撐。敦煌風當代藝術館以現有敦煌風當代藝術館為基礎,為敦煌風書畫院提供場地、設施等。敦煌風朗誦藝術團,由省內外知名藝術家組成,以基地為依托,在朗誦藝術創作及展演等方面拓展實踐。
甘肅偌水三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省級語言文字推廣基地聘請了張文軒、張克復、馬保平、李恒濱、尚墨、劉滿才、秋子、秦理斌、陳永革等專家和特聘藝術家。在活動現場頒發了聘書。



為聘任的專家、藝術家頒發聘書
當天舉行的迎新年館藏名家書法作品展覽展出了李恒濱、劉滿才、秋子、秦理斌、陳永革、等著名書法家的作品。迎新年國畫名家作品邀請展,展出了裴林安、陳少青、白恩平、亢小軍等國畫藝術家的精品。據了解,此次展出的書畫作品上百幅。與會者認真品評展出作品,到場的書畫家們也在敦煌風當代藝術館活動現場潑墨揮毫,妙筆丹青。一時墨香四溢,彩筆斗艷,讓觀者大飽眼福。
當天的活動還有樂器演奏、朗誦、唱歌等豐富精彩的文藝節目助興,讓人們度過了一個文化氣氛濃烈、精彩紛呈的晚上,迎接2021年的到來。










藝術家們現場揮毫潑墨,妙筆丹青

和老專家合影留念
語言文字事業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支撐,事關國民素質的全面提高。語言文字推廣基地,是示范引領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工作的基礎陣地,是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平臺,是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甘肅偌水三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從2017年開始,大膽探索,積極工作,邊實踐,邊申報,創造和積累了豐富有效的語言文字推廣傳播的經驗和做法。2018年敦煌風當代藝術館《國學經典》大講堂建成;2019年,參加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評選。2018年以來,組織各類語言專家、學者、書畫家、武術家、演藝工作者、工作人員等300人次。組織開展各種培訓講座124場,開展大型經典誦讀活動26場,書畫等展覽活動24場,學術研討會3場、文藝演出15場。累計進入18所學校、27家社會單位,和6家單位達成互幫互學結對協議,每年下基層直接受益群眾達18000人次。外派至全國各地講座30余人次,聽眾達7000余人次。









展出的部分書法作品
甘肅偌水三千文化有限公司旗下甘肅敦煌風當代藝術館,位于蘭州市城關區蘭州大學校門北側,面積1000余平方米,館藏青銅器、瓷器、玉器、字畫等古玩精品2000余件,是一個集文物展示、藝術交流、教學示范為一體的文化活動場所。
擁有教學桌椅、多媒體投影設備、教學視頻音頻錄制設備等基本設施,可滿足約200人的現場培訓活動以及外出推普活動的基本需求。
經省市有關部門多次考察和評審,達到了專業基地的標準和要求。2020年7月,甘肅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甘肅省教育廳正式批準甘肅偌水三千文化有限公司為甘肅省語言文字工作推廣基地。







展出的部分國畫作品
基地成立掛牌后,甘肅偌水三千文化有限公司將以“推廣經典,傳承文化,服務基層,培育人才”的宗旨,進一步抓好語言文字的誦讀、書寫、演講、寫作等系列活動,大力開展推廣普通話和推普助力脫貧攻堅的典型模式,繼續辦好國學專業講座和經典詩文朗誦,適時搞好書法繪畫講座交流和展覽,定期組織好“送經典”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下鄉村的活動,多形式、多角度、多媒體展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的經驗成果。充分發揮基地在助力脫貧攻堅、促進社會和諧、弘揚華夏正氣、鑄牢民族文化之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精彩紛呈的文藝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