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歲各面前支著三部手機,他一邊津津有味地吃著蘋果,一邊對著手機介紹:“瞧,這就是咱家的花牛蘋果,松脆、汁多、口感好。”46歲的祁歲各是甘肅省隴南市禮縣永興鎮峽口村的一名果農。眼下正是蘋果豐收季節,打開手機登陸網絡直播平臺,面對攝像頭宣傳和銷售自家蘋果成了祁歲各每天必備的“農活”。
“放在以往,誰能想到農民不出門也能賣蘋果。”祁歲各說,他種蘋果有20多年了,過去賣蘋果,都是在地頭交易,賣給從外地來山里的客商。碰上價格不好的時候,果農就肩挑、車拉,運到當地的農貿市場兜售,不僅費時費力,顛簸磕碰,蘋果也賣不上價錢。
2013年開始,當地政府大力扶持合作社和電商,不少果農通過電商網店銷售蘋果,打開銷路。祁歲各2016年開網店就增收4萬元,嘗到甜頭的他又流轉了8畝土地種植蘋果。今年8月以來,祁歲各在抖音、快手等網絡平臺看到有果農宣傳蘋果的視頻,引發不少網友的關注,他便有了“直播賣蘋果”的想法。

“沒想到效果遠超預期。”祁歲各說,通過錄制各種蘋果短視頻和直播,他已經吸納了5000名粉絲。網絡直播平均每天可為祁歲各帶來至少200元的銷售額。
“直播最大的效果是蘋果售價提升了30%。”祁歲各說,5公斤蘋果最高賣到了68.8元。“沒有中間商賺差價,顧客也能得到大實惠。”

據了解,當地政府與網絡科技公司合作,培訓“網紅”,帶動脫貧。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創新事業部總監“山貨上頭條”業務負責人金則宇介紹,他們與當地合作開展扶貧達人培訓,吸引377人報名參加。
祁歲各在抖音、火山小視頻等平臺都開通了賬戶,每天3小時的直播已成為他如今的常態。由于蘋果的品相佳、味道好,他現在已經積累了不少回頭客,去年的蘋果收入中40%都來自電商平臺。
像祁歲各這樣“觸網”的果農,在禮縣還有3000余人。禮縣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禮縣共有各級蘋果專業協會398個,開辦網店1370家,實現電商交易4億元。
如今,借助抖音、西瓜視頻、今日頭條等網絡直播平臺,越來越多像祁歲各這樣的農民成為“網紅”。他們不僅面朝黃土,也開始面對鏡頭,通過網絡直播宣傳和銷售自家農產品。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