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傍晚18時,正值下班高峰期,站在十字路口,你會看到形形色色的年輕人穿梭在城市里,他們大都拖著疲憊的身體趕回家,他們在回家的路上走的速度愈發的快,仿佛用盡最后一絲力氣掙扎到家,就可以把疲憊全部釋放。那些開車回家的年輕人恨不得方向盤和油門都會自動操作,只要坐著就好。那些在公交車上的年輕人,不愿多說一句話,有的甚至睡著了。俗話說,年輕是每個人一生中最大的財富。年輕人不僅朝氣十足,健康也是引以為榮的資本。但是,七八歲的兒童患上糖尿病,十幾歲的少年患上頸椎病,二十多歲的青年就患上帕金森……現代人生活節奏快,鍛煉少,隨著人們飲食習慣和結構的變化,以洋快餐為代表的高油脂、高熱量食品開始越來越多地進入人們的生活,加之工作壓力大、應酬多,許多年輕人早早患上了老年病。不可思議的是,一些原本到老年才會發病的股骨頭壞死等疾病,也開始盯上年輕人。
強壓下的高血壓
27歲的李先生是IT從業人員,每天工作時間都在10小時以上,從去年開始就經常頭暈、耳鳴,但總覺得年輕扛扛就過去了。單位組織體檢時血壓已高達180毫米汞柱-120毫米汞柱。5年級小學生王浩,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對他要求非常嚴格,不僅要求學習成績優異,還希望他多才多藝,替他報名參加了各種各樣的課外輔導班。在一次學校體檢中,他竟被查出患上了兒童高血壓。
高血壓一直被認為是“老年病”,因為根據人體生理特點,一般40歲以上人群,年齡每增加10歲,血管的收縮壓就有上升10毫米汞柱的可能。恐懼、緊張、焦慮和其他心理因素,均可直接影響人的血壓水平。而在工作與學習中承受更多壓力的年輕人,其血壓、心速均比常人要高。
股骨頭壞死竟也盯上年輕人
小王,今年34歲,高中畢業后沒考上大學,先后找過幾份工作,都嫌工資低活兒累,仗著家里每個月有近萬元的房租錢,他干脆賦閑在家,當起“啃老族”來了。他每天呼朋喚友,胡吃海喝,又不鍛煉,漸漸地覺得身體不適,時不時要到醫院做個“檢修”。
兩年前,小王感覺右腿有點酸痛,走路不大靈便,就到醫院做CT檢查,結果發現股骨頭部分壞死。醫生建議他馬上做手術。但小王一想到大腿要遭受刀割斧鋸,特別害怕,不肯住院手術。就這樣拖著過了兩年,近日,他起床時突然覺得右腿疼痛難忍,再次來到醫院。接診的醫生發現其股骨壞死,并且部分股骨塌陷。醫生警告說,再不手術可能要終身殘廢了。小王這才知道事態嚴重,無奈地住進了醫院。
年輕人無奈患上胃病
已經是22時了,李玫還在不停地敲擊著鍵盤,核對公司的各種賬目。有4年會計工作經歷的李小姐經常晚上加班,她告訴記者,平時的工作量很大,要長時間地對著電腦工作,經常一坐就是四五個小時,前幾天突然覺得頭很暈,去醫院檢查發現頸椎出現了很嚴重的問題,自己也很無奈,平時的工作需要很細心的計算,賬目不能出錯,一旦出錯損失慘重,所以中途也不敢怠慢,就養成了一口氣完成工作的習慣。特別是盤點和結賬的時候要精神高度集中,連飯都會忘了吃,所以經常這樣有一頓沒一頓的,胃病也就少不了了。
工作忙20來歲頸椎如老年人
今年25歲的楊小姐近日在單位體檢中查出了心肌缺血。王小姐告訴記者,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她時不時感覺到呼吸困難,嚴重時會透不過氣起來,特別是工作繁忙的時候,這種癥狀就更加頻繁。醫生要求早做詳細檢查,并進行早期治療,否則有可能轉化成心絞痛,心梗等嚴重疾病。
記者采訪中發現,腰頸椎疾病是當下年輕人最常見的疾病。“本來是七老八十才會得的病怎么現在就出現在我身上啦?”市民小張今年才26歲,畢業后一直從事文案工作,每天上班對著電腦就是8個小時,有時還加班。長期下來,小張得了嚴重的頸椎病,同時牽連到腰椎也不好,頸椎病發作時會因血液不通而頭暈,嚴重時還會嘔吐,但是,工作的壓力又讓小張無法離開電腦。
29歲的汪先生是本地一IT公司部門經理,一年前,他就明顯感覺脖子偶爾發硬,背部酸脹。起初他以為是累的,沒有在意。沒想到癥狀越來越重。經診斷,他患上了“神經根型頸椎病”。專家說,頸椎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結合近年來的臨床經驗顯示,患頸椎病的年輕患者多數從事文字工作,甚至包括中學生。他分析認為,上述人群長期久坐,活動時間少,加上精神壓力大,有的在電腦前一坐幾個小時,這是容易導致頸肩肌過度疲勞的;伏案時姿勢不正確,嚴重的還會造成頸椎間盤膨出。
應酬多不到40歲患上脂肪肝
呂先生是蘭州市一家事業單位的中層干部,前兩天單位提供了一次健康檢查的機會,醫生給出的檢查結果令他驚出了一身冷汗——在肝功能檢查報告單脂肪肝一欄,從去年的輕度變成了中度,原來有些偏高的血糖如今也到了臨界值。據呂先生介紹,他平時應酬多,抽煙、喝酒都是常事,還經常和朋友們通宵打麻將。去年體檢時發現有輕度脂肪肝,當時醫生建議他少喝酒、多運動配合清淡飲食。呂先生也試著改變以前的生活習慣,但架不住酒桌上的苦勸,“我總認為自己還年輕沒多大關系,可沒想到越積問題越大,還不到40歲就得了脂肪肝,看來生活習慣不改是不行了。”
32歲糖尿病就來找你了
在蘭州市一家機關單位從事接待工作的馬明告訴記者,在一年前單位組織的體檢中,32歲的他被查出得了糖尿病,要他注意飲食,多運動。但由于工作關系,血糖卻始終降不下來。
馬明說:“從事接待工作沒辦法,要么忙得要死,只能吃高熱量快餐,要么就出去應酬,平時也沒時間運動。我也知道應該管住嘴、邁開腿,但真是身不由己。”
褥瘡悄悄上你的身
“我兒子這幾天高考考試完了,每天悶在家里玩電腦,昨天跟我說,屁股痛,一看這么大個疤。”帶到外科檢查時發現,小劉在臀部有一個面積較大的壓瘡,直徑大約有4厘米,其中有一個1厘米大小的面積出現了化膿并破潰。而記者發現,這幾天像小劉這樣年紀輕輕就生褥瘡的還真不少,一位姓王的先生,35歲,工作是做計算機的,白天整天坐在電腦面前一動不動,晚上回到家還是坐在電腦前,晚上不是為了工作而是在線看電影看電視。昨天發現坐下去屁股特別痛,自己拿著鏡子一照,發現好大一個膿包,連睡覺都不能仰著睡了,也到了醫院治療。
而值得大家注意的是這種病只有三種情況的人易得:一是患慢性疾病長期臥床;二是較長時期臥床的老年骨折病人;三是截癱病人。
高中生得腰椎間盤突出
年僅17歲的高中生小馬。他1.8米的個頭兒,竟被有的同學稱為“跛小鴨”。經各項檢查后,小馬被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癥,并伴有椎管狹窄及神經根損害等。分析病因,小馬有長期坐在電腦前打游戲的誘因。據介紹,類似的并不多見,以往腰椎間盤突出癥被認為是中老年疾病。
醫生告訴記者,高中生患上腰頸椎突出這種“老年病”實際上具有很多誘因。例如,上球場前從不做熱身準備運動,導致運動性損傷;長期伏案學習、上網打游戲;大量食用垃圾食品導致體重超重等。
風濕關節炎愛上美麗的你
王阿姨的女兒是一位優雅的公司白領,注重生活品質的她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經常運動,爬山、游泳都是她最喜愛的戶外運動,一向自認為身體素質較好的她卻在前段時間感到腿關節疼痛不已,初時以為是健身時不小心扭傷,她試著貼了一貼跌打膏藥,卻因為膏藥藥味太濃且影響美觀放棄了。由于疼痛一直不見好轉,王阿姨叮囑女兒到醫院檢查,被診斷為風濕入侵導致關節病變,此結果使母女倆大感意外,王阿姨想自己女兒年紀輕輕而且平時也很注意運動鍛煉,怎么會患上這“老年病”呢?醫生詳細詢問了她女兒的生活習慣,原來王阿姨女兒的衣著一貫時尚前衛,夏天穿著輕薄的衣物在開著空調的辦公室里經常一待就是8小時,在寒冷的冬天也穿著短裙,除了皮靴以外腿上僅靠有限的絲襪御寒,膝關節長期得不到“呵護”才導致了現在的病癥。
年紀輕輕為什么會骨質增生
說起自己的病,小付也覺得不可思議。骨質增生,這不是老年人才得的病嗎?大學里,小付被同學一起拉著報了拉丁舞社團,一學就喜歡上了。打球、跑步等健身運動她都不喜歡,“拉丁是我唯一能接受的流汗運動。”
于是,這一練,就是三年。每次兩個小時,桑巴、倫巴、斗牛、恰恰、牛仔,肩部、腹部、腰部、臀部都要拼命扭動,練習結束,她常常滿頭大汗,不過因為喜歡她沒覺得疲憊。2010年,有次練習時小王不小心摔了一跤,膝蓋跪在地上,有些痛。她去醫院拍了片,骨頭沒事,再加上年紀輕輕恢復得挺快,沒多久她就又開始練舞了。
2011年夏天,有次上廁所時,她一下沒站穩,又摔了一次,還摔在膝蓋部位,而且正是上次摔痛過的地方,這次痛得有點厲害了。又去醫院拍片,骨頭沒事,小王又放了心。這次休息的時間比上次長一些,恢復好以后又繼續練拉丁舞。
到去年冬天,她發覺這膝關節越來越不對了。早上練兩小時的舞蹈,膝蓋會疼一天。今年春節前的一天下午,她突然發現膝蓋完全不能彎曲了,一彎就劇痛,里面能聽到關節摩擦的聲音,“好像機器生銹了一樣,發出咔噠咔噠的聲音”。那天的很多事情,小王都是咬著牙忍著痛做的,包括上廁所。
她以為休息一下會好,可第二天也沒有好轉。于是慌了神的她開始跑醫院。骨傷科有經驗的醫生一看,懷疑她膝關節里長了骨刺。拍片結果出來,很明顯在她的膝關節處看到了骨刺。
無規律生活帶來心肌梗塞
29歲的王經理被送往了醫院的急診室,大汗淋漓、胸悶、手腳冰涼,醫生診斷為心肌梗塞,馬上搶救。王經理剛剛還和一幫同事在喝酒,誰知轉眼竟到了醫院。
王先生是一家廣告公司的部門經理,早上八點多鐘起床,一般不吃早飯,匆匆忙忙坐上公交趕去上班,對著電腦和文件一上午,中午吃盒飯或應酬。下午同樣坐幾個小時,晚上不是應酬客戶就是和同事去HAPPY,泡吧或卡拉OK,回家往往已是深夜。許多年輕人都認為自己正當壯年,是屬于那種“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的年齡,但殊不知不規律的生活方式已讓危險悄悄降臨了。
專家建議
面對如此之多的病例,年輕人還淡定嗎?怎樣才能避免“老年病”的矛頭不瞄準自己?專家指出,年輕人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的確是導致一些疾病提前發作的重要原因,但這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這種工作壓力只會加劇不會減輕,所以我們應當在此基礎上關注那些能夠解決的致病因素。不良的生活習慣是誘發各種疾病的罪魁禍首,人們應該注意改變生活方式,使生活規律化,保證足夠的睡眠;在飲食方面,有些人只顧滿足口腹之欲,盲目進補,攝入了過多的油膩食物,脂肪和膽固醇在體內過多堆積。現在的年輕人缺乏自我保健意識,他們飲食不規律,過量食用高脂肪食物,再加上酗酒、吸煙、熬夜,這在很大程度上危害了他們的身體健康。專家建議,不要貪食太咸、太甜、太油膩的食物,多吃一些蔬菜、瓜果類的清淡食品以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同時,工作之余要培養多種興趣,保持精力旺盛,使生活更加充實。此外,還應該多接觸大自然,多進行體育鍛煉,善待壓力,以擁有健康、良好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