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學生的眼里,短暫的暑假生活,可以自由支配時間,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準備下一學期需要通過的考試,完成必不可少的實習……暑假,是忙碌的,也是充實的。眼下,愈發激烈的競爭環境,激發了大學生們直面社會的動力。利用暑期走入社會進行各種實踐,為自己的知識結構“查漏補缺”,在社會大課堂里做好筆記,以便在今后接受真正的社會考驗時拿個高分,成為近兩年暑期不少大學生的共同追求。
日前,記者走訪我市各大高校,只見大學生們或忙著考證,增加就業砝碼,或進行各類勤工儉學,減輕父母的負擔,或到社區做志愿者,豐富自己的社會實踐經驗,認識“象牙塔”外的世界,為今后正式步入社會積累經驗。更多的學生都希望能利用暑期,為自己將來的人生道路奠定一些基礎。因此,暑期實踐、打工、志愿、充電成了他們的首選。
專業人士指出,大學生打暑期工的現象比較普遍,通過打暑期工,不僅可以掙錢減輕家庭負擔。同時,在就業難的當下,通過打工積累的經驗還可以為將來找工作增加籌碼。但是,由于缺乏相應的法律監管,專業人士提醒,大學生打暑期工應該多留心眼,謹防受騙。
與更多的中小學生暑期生活相比,如今的大學生暑假生活卻顯得豐富多彩,他們或打零工賺點生活費,或找個單位實習為將來就業打基礎,或留在學校充電考證,為以后的發展添砝碼,也會在暑假爭當志愿者,參與義工活動獻愛心,豐富個人的社會實踐。據了解,目前已有多所高校的大學生參與各類志愿者活動,他們普遍選擇兒童、學生、老年人為主要服務對象,以便于更好地發揮專業特長,為社會貢獻自己的青春與才能。我們也無不從中領略到當代大學生積極向上的風貌,感悟到大學生們獨特的思想意識和價值取向。假期成為很多大學生學習的新陣地,展現青春風采,施展一技之長的好機會。總之,大部分大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度過一個健康有意義的假期!
實習:為就業打基礎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一些志在學技能、增閱歷的大學生不顧炎夏酷暑,主動到一些媒體、企業、政府機關實習或是在學校組織下參加實習活動。據了解,大學生參加實習一般沒有報酬,還要負擔生活費,但他們仍然樂于參與這種最能增長社會閱歷的活動。
蘭州大學大三的劉亞靜同學,主修編輯出版專業。這個暑假,她選擇了進入一家新聞單位進行實習。“現在工作很難找,就業壓力很大,許多單位都比較歡迎那些有工作經驗的人,而自己的專業也特殊,與實踐密切相關,所以暑期找個實習單位,積累一些工作經驗顯得迫在眉睫。”劉亞靜說,她自從上大學后每個假期都會去不同的單位實習,豐富自己的閱歷,而這一次在一家雜志社里實習,進入了經濟專題部門,也是自己從未接觸的領域,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她笑著說,經過實習后,自己喜歡上了新聞工作。
記者發現,除了大二大三的同學外,許多大一的同學也在積極尋找暑假實習機會。蘭州大學新聞專業的吳昕宇說:“現在出來實習,主要是想培養對自己所學專業的感覺,好明確自己下一步學習目標。”
打工:體驗工作快樂
除了選擇單位去實習,增加就業經驗外,也有部分學生想利用假期參與社會實踐。從大一開始,李曉就一直在移動公司營業網點做推銷手機卡的兼職。暑假前,營業網點的工作人員給她推薦了一份兼職——在學校附近的一個移動營業網點做電話回饋工作。
李曉和另外3名同學相約一起干著這份兼職,每天上午半天班,上班時間是8時到12時。早晨7時起床,洗漱、吃飯后,李曉便會騎自行車用大約十幾分鐘的時間才能到達做兼職的營業網點。
“基本工資一個月是800元錢,剩下的是提成,具體工作是打電話推銷移動業務,推銷成功一個提成幾元錢,每天平均能推銷成功5個左右。”李曉說,下班后她就會立即回學校吃飯休息,因為下午還有家教的工作等著她。
李曉說,這份家教工作是7月中旬一個同學幫忙介紹的,地點也在安寧一帶,和做兼職的地方遠近差不多,李曉去做家教騎自行車的話還要用大約20多分鐘的路程。
李曉教的是一個小學生,每天16時30分開始上課,18時30分結束,1個小時30元錢。李曉說,雖然孩子有些調皮,但比較聰明,這讓她省了不少力氣。然而,每天光是騎自行車在路上就要用去一個多小時,再加上天氣炎熱,李曉有時候會感覺有些累,但是“很充實”。
“我做兼職和做家教不僅是為了掙錢減輕家庭負擔,最重要的是想鍛煉一下自己,因為畢業后還是想當教師,我相信家教經歷會讓我受益匪淺。”李曉說。
充電:只為就業增值
現如今,文憑和證書,已成為大學生求職的“敲門磚”,暑期長假因此也成為大學生學習充電的最佳時機。西北師范大學宋濤說,天氣熱,很多留校的同學都會借用休息時間去圖書館學習。
記者看到,師大圖書館內各層閱覽室座無虛席,“人氣”很旺。今年上大二的宋濤告訴記者:“現在就業競爭太厲害了,有本科文憑也難找工作了,所以這個暑假選擇復習考研。”劉海燕同學則認為:“今年了解了同學們的就業方向,覺得好單位除了注重能力外,還是需要有扎實知識基礎的學生,所以就想利用暑假“充充電”。
在為考試作準備的李瀟同學告訴記者,由于天氣熱,來圖書館復習考試是不錯的選擇,他和同學經常很晚才回去,早上一大早過來,就有好多同學來占位了。據該校圖書館借書處的工作人員說:“放暑假后,前來借專業類書籍的學生多了許多,都有點忙不過來了”。
義工:想提前適應社會
除了充電、打工外,今年暑期,更多的高校會與街道社區聯系讓學生爭當志愿者,大學生暑期志愿成了這個季節的熱潮。近日,各街道就迎來了一批年輕、充滿活力的大學生志愿者。根據工作特點和需要,街道也給大學生們提供了一個社會實踐的平臺。
雁北街道雁灘大橋社區作為蘭州文理學院的教育實踐活動基地之一,積極配合學院老師,在新港城中心區開展“青春勇擔當,公益我先行”電腦家電義務維修,文明志愿服務活動。
“爭當大學生志愿者是大學里的熱潮,是提高國民素質的途徑,是構造和諧社會的主題,公益活動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平臺,能夠為他人服務、提供方便,使我產生極大的心靈滿足。對我個人來說,志愿者工作是我大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該校學生蘇勇說。
在皋蘭路街道的各個社區里,志愿者們積極配合街道社區開展各類活動,在街道社區工作人員的細心指導下,社區的暑期電腦家電義務維修小分隊如期出色地完成了暑期實踐任務,使大家度過了充實而又美好的實踐時光,得到了社區居民的一致好評。這次實踐使同學們在服務社區居民的同時,達到豐富暑期生活,鍛煉自身能力,提前適應社會的目的,使大家在實訓中受教育,增長才干。
社會實踐:要避開黑職介
從暑假剛剛開始,我市各高校門口就會有兼職家教。蘭州大學數學院的張建榮同學說:“我家在廣西,回家一趟僅車費就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在假期做點事,掙點錢,還能幫家里減輕一點負擔。”他帶了兩份家教,每天只花4小時,其余時間看看書,感覺挺充實的:“帶家教的過程中,不但學會了一些人際交往的技巧,鍛練了自己的實踐能力,而且將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別人也是一個非常快樂的過程。”
據蘭大招生就業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現今,大學生打暑期工的現象比較普遍,盡管缺乏相應的法律監管,但他認為大學生打暑期工是好事,因為這樣不僅能掙錢減輕家庭負擔,最重要的是能夠積累工作經驗,而這能為大學生將來就業增加籌碼,一定意義上也有利于將來創業。但是,大學生打暑期工也存在一些小問題,如被拖欠工資等。
“大學生打暑期工的動機是好的,還要注意避免別出事故。”該負責人提醒說,大學生打暑期工應該多留心眼,謹防被騙,因此,最好有組織地去,尤其是到外地打工,須由學校老師帶隊一起去。找工作時還要避開黑職介,一旦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應及時向相關部門舉報或投訴。另外,還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女大學生要注意工作的時間和場所。
此外,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勞動群體,一定要與工作單位簽訂勞務協議,明確工作時間、工作報酬、工作地點、工資發放時間等問題,合同規定越細越好。企業與暑假工本人按照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簽訂勞動合同后,便具有法律效力。
學生們如果發現用人單位有違反勞動法的行為可以到勞動保障部門投訴。學生們要認識到,只要自己付出了勞動,用人單位就必須支付報酬。
■相關新聞
打工與做義工美國學生的必修課
在美國,做義工是學生的必修課,美國的大學錄取學生,除了要看申請報名學生的SAT考試成績,還要看這位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各種選修課的內容和成績,學生在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的表現。
美國教育部門對每個學生的義工服務實踐也有明確的要求,學生在高中階段必須有60小時的社會義工記錄。這種服務一般不可能是一次性完成的,學生們可以在放學之后,或是周末、假期,自覺地、主動地去做義工。而做義工的場所也會有很多,在殘疾人康復中心、老年人活動中心、社區圖書館、幼兒園等許多地方,都會有做義工的學生。在超市、商店,他們還會為來購物的殘疾人服務,推著他們的車,幫助他們選購商品等。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