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魚兒接連翻肚附近預制廠污染所致?
事發白銀平川區陡城村雙方正在協商處理

死魚大多在四五斤以上
大西北網白銀訊據蘭州晚報報道(記者王萬盈文/圖)7月10日早晨,住在白銀市平川區水泉鎮陡城村西一片魚塘邊的78歲老漢張清泰發現,自家7處魚塘里竟然或多或少都漂浮著幾條死魚。他趕緊換水、消毒,然而即便如此,至7月14日中午,已有200多條大魚死去。張清泰一家認為,魚塘魚兒死亡與附近一家預制廠工地污染水源不無關系。目前,雙方正在進一步協商處理。
養殖戶
3天死了200多條魚兒懷疑“兇手”是附近預制廠
7月13日,位于水泉鎮陡城村109國道西約5公里的魚塘邊,78歲的張清泰老人無奈地望著魚塘中又漂出的幾條死魚嘆息。從10日早晨到現在,他已從自家魚塘里打撈出200多條死魚。“死了這些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還會有魚兒繼續死去。”他說。
從1981年申請在村上這片灘地開荒養魚開始,張老漢半輩子的心血全傾注在了這里。草灘面積逐年擴大,到現在已發展到70多畝,其中魚塘7處,占地50多畝,已成為村上最大的四家水產養殖戶之一。也是靠著這片魚塘,他兩口子才將四個孫子養大成人。今年開春,張老漢再次給魚塘投放了兩萬尾左右的草魚、鯽魚、鰱魚、鯉魚等魚苗,期望國慶、中秋時再賣個好價錢。
據他介紹,一夜大風之后,7月10日早上,他打開小房門一眼就看見魚塘水面上漂了一層灰塵,并且有幾條死魚漂浮。他立即采取投放消毒藥品、換水凈化等措施進行搶救,并將浮上水面的死魚打撈上來。但到13日下午,仍有死魚不斷漂浮上來。老人的孫子張自龍拖出還未來得及掩埋處理的一袋死魚說,打撈上來的魚以草魚和鯉魚為主,多數在5至8斤左右,目前還不知道有多少魚兒死亡。
預制廠
如果是我們污染所致愿意承擔賠償責任
“我懷疑這與鄰近水源地的預制廠污染水源有直接關系。”張清泰說。因為他發現,距離預制廠最近的兩處魚塘死魚的情況相對嚴重些。
張清泰魚塘的水源地位于其魚塘東側的一片洼地,也是一處泛著地下水的泉眼。以前村上沒水的時候,村民們都飲用此水。老人說,今年泉眼邊上建了一個預制廠,經常把廢棄的混凝土渣及一些廢料倒在泉眼附近。他擔心水源受污染,一個月前先后兩次找到該預制廠說此事,但并沒引起對方重視。
對此,預制廠工地負責人李行忠告訴記者,他們廠于今年4月份開工。預制廠在生產時基本不會產生粉塵和廢水,只有在沖洗水泥罐時才會產生一些廢水。至于是否有廢水滲入魚塘而導致魚兒死亡,還得等有關部門的鑒定結果。另外,他們并不知道這處水洼地是魚塘的水源地,如果魚的死亡是預制廠污染所致,那他們將承擔賠償責任。
7月14日記者獲悉,經過連續幾天的消毒和不間斷換水凈化,魚塘的魚兒死亡率明顯下降,當日僅發現零星幾條死魚。對魚塘的損失,目前預制廠在村委會的協調下已主動與張家聯系,雙方正在協商中。
掌上白銀綜合整理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