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即將來臨,中國消費者協會確定2025年全國消協組織消費維權年主題為“共筑滿意消費”。小小“一桿秤”,關系千萬家。為進一步保障百姓“菜籃子”“果盤子”“肉袋子”秤準量足,營造“秤”心如意的市場消費環境,進一步規范市場計量秩序,全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加大監管與服務力度,嚴厲打擊生產、銷售、改裝、使用具有作弊功能的電子計價秤等計量違法行為,切實提高經營者的誠信意識和消費者的識假辨假能力,有效維護市場公平交易秩序和消費者合法權益。

“小計量”守護“大民生”
3月5日,安寧區桃海市場,商販的吆喝聲、顧客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一派忙碌景象。當天,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安寧區市場監管局對桃海市場和華聯超市安寧店使用的計量器具進行突擊檢查。
每到一處,執法人員直接到電子秤旁邊,仔細檢查經營者是否存在使用不合格計量器具,或破壞計量器具準確度造成短斤少兩的違法行為??淬U封、查界面、用砝碼稱……當天的檢查覆蓋了多個品類的商鋪。在鮮肉鋪,執法人員重點檢查了電子計價秤是否有鉛封,是否經過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的定期檢定,查看其是否在檢定有效期內使用。執法人員熟練地將標準砝碼放置在電子計價秤上,仔細觀察顯示屏上的數據變化,與標準砝碼的實際重量進行比對。
在水果商鋪區域,執法人員同樣對電子計價秤進行了嚴格檢測,也檢查了水果按份售賣時的重量標注是否與實際相符。安寧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計量與標準化辦公室主任張雅君說,“各類水果深受消費者青睞,我們保障電子計價秤準確,讓消費者放心購買。”
市場和超市的顯著位置都配備了公平秤。執法人員對公平秤也進行了細致檢查,確保其處于正常運行狀態,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準確的復秤服務。安寧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質量與技術檢測所所長楊君表示:“公平秤是維護消費者權益的重要防線,它不僅是一個計量工具,更是市場誠信經營的象征。”
“我們將持續開展不定時、不定期的突擊檢查,堅決打擊各類計量違法行為,構建公正公平、誠信安全、放心舒心的市場經營秩序環境。”市市場監管局計量監督管理科副科長李海軍表示。檢查中,執法人員廣泛宣傳《計量法》等法規和計量科普知識,有效提升消費者保護意識和維權渠道,著力強化行業自律和商家主體責任,推進社會面共同參與計量治理工作,確保群眾“菜籃子”“米袋子”計量公平公正。
據悉,2024年以來,全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共檢查集貿市場、商場超市等1697家,檢查電子計價秤銷售單位29家,檢查檢定電子計價秤37497臺次,檢查發現用于貿易結算的不合格電子計價秤174臺,立案22起;培育電子計價秤誠信計量示范單位141家。
缺斤少兩將受到更嚴厲處罰
新修訂的《集貿市場計量監督管理辦法》于今年3月1日正式施行。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介紹,缺斤少兩、計量作弊等欺詐行為將受到更嚴厲的處罰。如經營者存在應當使用計量器具進行測量而未使用計量器具的違法行為,處罰上限由1000元調整為1萬元;集市主辦者發現經營者從事計量違法行為而不制止或者包庇、縱容的,處5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0萬元以下罰款。
“新規實施前,我們就在各集貿市場內進行了宣傳,并印發了蘭州市規范計量秩序提醒告知書,確保商戶合法合規使用電子計價秤。”李海軍說。新規壓實了集市主辦者的主體責任,鼓勵集市主辦者建立紅黃牌警示制度,將經營者計量違法行為予以公示,對計量失準拒不整改的經營者,可以追究違約責任直至清退出集市。新規還規定,消費者發現經營者利用具有作弊功能計量器具構成欺詐的,可要求“退一賠三”。
市市場監管局提醒消費者,購物前,要查看電子計價秤是否張貼了有效期內的檢定合格標簽,查看經營戶所使用的電子計價秤是否放在平整的水平臺面上,商品稱重前電子計價秤的重量顯示值是否為零。購物后,可以到公平秤處進行復秤。購買活禽、活魚等商品時,應在宰殺前復秤。
消費過程中,消費者如遇缺斤短兩等計量問題,可直接向市場主辦方投訴或撥打12345熱線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