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固定資產投資持續發力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廖群分析稱,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隨著重大項目建設加快,下半年基礎設施投資進度應該會加快。在疫情防控和經濟前景更加明朗的形勢下,企業投資包括制造業和服務業企業的投資都將加碼,從而帶動下半年固定資產投資繼續反彈。
臨近二季度末,多地重大項目建設步伐日漸提速。上海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近期湖南等多地區陸續有數千億級規模的重大項目集中開工,不少地區還發布綜合交通發展“十四五”施工圖,數萬億元交通基建項目將上馬。分析人士預計,下半年固定資產投資有望繼續加快恢復,制造業投資表現或成亮點。
6月21日,湖南省1366個投資5000萬元以上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571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788億元。其中,基礎設施項目218個,聚焦“兩新一重”、長株潭一體化等;產業發展項目864個,聚焦完善產業鏈創新鏈,著重發展未來產業和新興產業,湖南黃金集團綜合科研基地、京東方顯示模組生產、國藥康潤醫療器械等新興優勢產業鏈項目達615個,占產業類項目的71%.
6月19日,安徽省第六批集中開工207個項目,總投資1041.4億元,集中開工項目涉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產業升級改造等11個行業領域。
此前,福建省也舉行第二季度重大項目視頻連線集中開工活動,共開工重大項目226個,總投資2424億元。與一季度集中開工項目相比,產業項目明顯增多,單體項目投資規模更大,產業項目總投資占比超七成。
從各地公開披露信息來看,高技術制造業等產業投資成為各地投資重點。
今年以來,國家及地方密集施策推進制造業發展,系列政策逐顯成效,制造業投資持續恢復。數據顯示,1至5月份,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0.4%,高于全部投資5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速為0.6%,年內首次實現轉正。
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羅奐劼表示:“外需延續強勢修復態勢,企業利潤得到顯著改善,民企投資熱情高漲,疊加低基數效應,都推動制造業投資連續快速修復。”
中信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程強認為,目前內外需都保持景氣,預計下半年制造業投資將迎來更為持續的動能恢復。
除了產業投資,基建投資仍是地方投資主要方向。一方面諸多重大基建項目密集開工,另一方面多地也在密集推出重大基建項目的投資計劃。
近期,成渝都市圈、上海、海南、浙江等多地綜合交通發展“十四五”施工圖陸續出爐,數萬億元項目將上馬,鐵路與軌道交通建設熱度不減,機場等海空樞紐投資力度也將加大。
日前發布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指出,到2025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軌道交通總規模達到10000公里以上,其中鐵路網規模達到9000公里以上。
此外,廣西明確建設“綜合立體交通一張網”,力爭完成“十四五”綜合交通建設投資1.5萬億元目標任務;浙江提出“十四五”期間將實施2萬億元綜合交通投資,基本建成省域、市域、城區三個“1小時交通圈”.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廖群分析稱,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隨著重大項目建設加快,下半年基礎設施投資進度應該會加快。在疫情防控和經濟前景更加明朗的形勢下,企業投資包括制造業和服務業企業的投資都將加碼,從而帶動下半年固定資產投資繼續反彈。
多家券商日前發布下半年宏觀經濟展望報告,均認為下半年基建投資和制造業投資有望繼續上行,尤其是制造業投資將成為經濟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