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660mo"></ul>
  • <fieldset id="660mo"><input id="660mo"></input></fieldset>
    
    
  • <strike id="660mo"><input id="660mo"></input></strike>
  • <fieldset id="660mo"></fieldset><ul id="660mo"></ul>
  • 科技創新讓中國成為全球第二知識產出大國

    時間:2019-09-14 16:19來源:大西北網 作者:光明網 點擊: 載入中...
      【壯麗七十年 奮斗新時代——共和國發展成就巡禮·科技篇】
     
      作者:胡志堅(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科技事業走過了輝煌的歷程。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艱苦努力、勇攀高峰,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從新中國成立伊始的一窮二白轉變成為全球第二大研發投入和知識產出大國,創新產出已成為世界重要一極,多項指標世界領先。
     
     
      ①被譽為“天眼”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②中車長客股份公司生產的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③5G來襲,萬物智聯改變你我。圖為觀眾在重慶智博會參觀。④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新華社發
     
      科技創新格局發生歷史性轉變。創新能力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轉變。目前,我國SCI國際科技論文數位居世界第2位,其中高被引用論文數量處于世界第3位,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均位居世界第1位,進入全球研發投入2500強企業數達到438家,位居世界第3位。國家高新區集聚了中國近40%的高新技術企業,誕生了一批以華為、阿里巴巴、小米等為代表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高新技術企業,2017年實現生產總值9.52萬億元,占GDP比重已經高達11.5%。
     
      科技創新的影響力大幅提升。70年來,科技創新在國家發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顯著提升,成為共和國波瀾壯闊發展進程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陸相成油理論、人工合成牛胰島素、鐵基超導等基礎研究重大成果產生重要國際影響力;量子信息、移動通信、生物技術等戰略前沿領域實現若干重大突破;“兩彈一星”、載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北斗導航、高速鐵路等重大工程彰顯了中國力量;超級雜交水稻、新藥創制、污染防治技術等惠及社會民生改善。我國科技事業積極探索,走出了一條從人才強、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創新發展新路徑,科技創新成為新中國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重要支撐。
     
      創新驅動產業向中高端攀升。經過70年的發展,我國農業主要作物良種已基本實現全覆蓋,制造業從過去的“傻大黑粗”轉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引領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動能加快成長壯大。LED、光伏、風電、消費級無人機、5G移動通信、移動支付等產業化規模領跑全球,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光電子器件等新興產品高速增長,鉆井平臺、載人深潛、高檔機床、風電、智能制造等高端裝備制造業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提高,2018年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8.5%。
     
      科技創新推動了人類重大挑戰的解決。除了航天、高鐵、5G、移動支付為全球提供了便捷之外,我國科技在緩解世界貧困、抵抗重大疾病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我國科學家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技術被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列為解決發展中國家糧食短缺問題的首選戰略措施,目前國外種植面積達636萬公頃。2018年首次在熱帶沙漠實驗種植水稻取得成功,為沙漠地區提升糧食自給能力、保障全球糧食安全再添“中國貢獻”。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及其團隊發現的青蒿素從根本上改變了寄生蟲疾病的治療。由于青蒿素等藥品的廣泛使用,進入2015年,全球瘧疾新增感染人數下降37%,死亡率下降60%。在重災區的非洲地區,瘧疾死亡率在各年齡段人群中下降了66%,其中5歲以下兒童下降了71%。中國科研人員持續10個多月研發出的重組埃博拉疫苗在非洲塞拉利昂開展Ⅱ期500例臨床試驗取得成功,成為全球首個獲批新藥的埃博拉疫苗,極大緩解了非洲疫情。
     
      我國科技創新快速發展,在短短70年取得如此巨大成就,主要是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科技人員勇于創新和無私奉獻的結果。同時我國也不斷加強制度創新和開放合作,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為科技創新保駕護航。
     
      黨中央在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每一個關鍵節點都做出重大戰略部署,從“向科學進軍”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到建設創新型國家,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到開啟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新征程,提出了科技創新“三步走”的戰略目標,牢牢把握我國科技創新發展的正確方向,推進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在實踐中越走越寬廣。
     
      70年來,我國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滿懷理想信念,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偉業,艱苦努力、勇于創新、勇攀高峰,形成了中國科技工作者獨特的精神品格和氣象,推動我國科技事業實現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
     
      70年來,我國始終推進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和體制改革相互協同演進。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科研院所建立,到20世紀80年代高新技術開發區的設立,再到20世紀90年代推進科研院所市場化改革,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進入21世紀,特別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做出系統部署,科技體制改革全面發力,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全面推進,取得了一系列實質性突破和標志性成果,科技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極大激發了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70年來,我國堅持開放合作。從新中國成立之初學蘇聯到改革開放初期學習西方發達國家,再到中國科技體系的對外開放,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大了開放合作的力度,目前已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局面。通過開放合作,我們學習了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加快我國科技發展步伐;通過開放合作,我國也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大量的科技援助,促進了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 
     
      《光明日報》( 2019年09月14日 04版)
    (責任編輯:張云文)
    >相關新聞
  • 安徽守護一方好山好水(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
  • 安徽 隆起內陸開放新高地(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
  • 【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安徽:從“
  • 【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重溫囑托看變化】上海:走出超大城
  • 大漠里種下綠色希望(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來自一線的蹲點調
  •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黑馬添翼達四方——新中國成立70周年郵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v片| 日本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男人影院|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手机在线看片国产日韩生活片| 香蕉久久精品国产|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2019国产精品青青草原|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久|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理论片飘花|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下载| 日韩高清不卡在线| 精品午夜久久福利大片|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站|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千人斩| 91老司机深夜福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影视|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m|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网站 | 国产精品色午夜免费视频|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小说| 国产日产欧产精品精品浪潮|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色婷婷激情av精品影院| 中文无码亚洲精品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址 | 自拍中文精品无码|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看| 色妞www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水牛影视|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三区四区|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1|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 久久久久久久久66精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