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西 北 網 訊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今天下午,由中宣部、教育部和團中央主辦的“改革先鋒進校園”宣講報告會在西北師范大學舉行。改革先鋒、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為該省高校師生作了題為“永遠在路上”的報告。
80歲的樊錦詩一走進會場,就受到了大學生們的熱烈歡迎。1963年,從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后,樊錦詩毅然選擇了千里之外的西部小鎮敦煌,之后再也沒有離開。1998年,樊錦詩擔任敦煌研究院院長后,帶領科研人員在石窟遺址的科學保護、科學管理上走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初步形成了一些石窟科學保護的理論與方法。
40余年來,她潛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工作,運用考古類型學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斷代,成為學術界公認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在敦煌莫高窟的保護中,敦煌研究院在全國率先開展文物保護專項法規和保護規劃建設,在全國文博系統率先廣泛開展國際交流合作,文物本體及其賦存環境進入了科學保護時期。樊錦詩說,為了使莫高窟文物的珍貴價值和信息得到永久保存、永續利用,自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敦煌研究院經過不斷探索,采用數字技術,最終實現莫高窟每個洞窟的數字化保存,建設了數字敦煌檔案。
“我有幸成為黨中央表彰的100位改革先鋒中的一位,這個榮譽不是給個人的,是給幾代莫高窟人的,是給為莫高窟保護、研究、弘揚和管理作出貢獻的人們的,也是給我國所有文物工作者的。留住莫高窟的根脈,我們永遠在路上。”臺上,樊錦詩樸素的話語意味深長、引人深思。臺下,師生們認真聆聽、備受鼓舞。
甘肅省委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廳廳長王海燕表示,“改革先鋒進校園”活動,讓廣大師生更深刻理解了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深遠影響,各地各校要切實以改革先鋒為榜樣,努力開創新時代教育改革開放新局面。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