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 我們的無人機在蘭州上空2300米的高度拍攝看到,整個城市清晰可見。而在五年前,像這樣透徹的天氣并不多見,因為那時蘭州還是全國污染最重的城市之一。
蘭州發家的底子是重工業,在這樣的基礎上治污,難度很大。十八大以來,治理污染,蘭州人下足了狠勁,這是建在百合公園的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像這樣的監測站,在城區大大小小一共有15個,它們為治理污染提供數據支撐。為了在源頭治理空氣污染,蘭州把全市分成了1482個網格,每個網格里至少有7名網格員,特別是即將到來的冬季供暖,網格員都會24小時不停地巡邏,確保蘭州這樣一個兩山夾一河、空氣流通不暢的特殊城市,自身減少污染。
為了提倡綠色出行,減少汽車尾氣污染,2014年,蘭州開通了首條水上公交線路,城市東西兩頭的人們,上、下班原本一小時的車程,坐船現在只要20分鐘。截至今年8月,蘭州市乘坐水上公交的市民已經達到了31萬人次。
經過這五年的努力,蘭州年平均空氣優良天數達到了274天。2013年蘭州退出全國十大污染城市,2015年,蘭州在巴黎氣候大會上獲得了聯合國頒發的“今日變革進步獎”。如今的蘭州市民出門,明顯地能夠感受到,天藍了,空氣清新了。
(責任編輯:蘇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