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 人們經常說吃得咸讓人很渴。然而一項關于火星載人飛行的模擬研究卻發現,吃得咸并不會讓人更渴,而是讓人更餓,需要補充更多能量。
事實上,科學界并沒有對鹽的攝入量與飲水習慣之間的關系進行過長期研究。現有研究僅表明鹽的攝入量會刺激尿量的增長,很多人就認為這會讓人體需要補充更多的液體。
由美國、德國等多國研究人員組成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臨床調查雜志》上報告說,在一項模擬火星飛行研究中,10名男性志愿者被分為兩組住進全封閉模擬火星飛船,第一組在飛船中生活了105天,第二組生活205天。兩組志愿者的食譜完全相同,但志愿者的鹽攝入量有3種不同水平。結果發現,鹽攝入量高的志愿者的尿量也更高,但他們沒有喝更多的水,而總是抱怨饑餓。
研究人員表示,目前主流假說認為,鹽中的鈉離子和氯離子會與水分子結合,將水分子“拖”到尿液中。但他們的研究卻發現,大量攝取鹽分刺激志愿者的腎臟啟動了一種“保水”機制,鈉離子和氯離子進入了尿液,但水分子卻回到了腎臟。小鼠實驗表明,這可能是尿素在發揮抵抗鈉離子和氯離子的作用,由于合成尿素需要大量能量,進行高鹽飲食的實驗鼠和人類志愿者一樣,吃得更多,但沒有喝更多水。
研究人員認為,這一新發現改變了他們對人體如何維持動態水平衡的認識。由于尿素主要在肝臟和肌肉中產生,可能需要在火星載人飛行中綜合考慮宇航員肝臟、腎臟和肌肉的情況來保證他們身體的水平衡。
(責任編輯: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