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參事、科技部原副部長劉燕華,中科院院士、沙漠都江堰院士工作站首席專家程國棟,中國工程院院士南志標,伊朗農業與自然資源研究中心主任貝赫魯茲·安博普等專家學者出席論壇,部分專家學者作了主旨演講,企業代表圍繞綠色發展,結合工作實際作了發言交流。甘肅省政協副主席張津梁,蘭州大學副校長徐生誠分別致詞。甘肅省科協副主席陳炳東主持會議。
甘肅省可持續發展研究會首席顧問段錦在論壇上講話。 賈笑云 攝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志標在論壇上演講。 賈笑云 攝
甘肅省科協副主席陳炳東主持會議。 賈笑云 攝
甘肅省政協副主席張津梁出席論壇并講話。他說:“我們在蘭州舉辦‘一帶一路’與綠色發展論壇,旨在進一步討論和研究甘肅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如何更好地落實中央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特別是綠色發展理念這一重要課題。”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甘肅如何落實中央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特別是綠色發展理念,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和歷史任務。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綠色發展是關鍵。甘肅必須始終堅持綠色發展取向,必須深入實施生態屏障行動。
論壇上,與會專家學者結合“一帶一路”特別是絲綢之路黃金段的具體實際,圍繞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富國、綠色惠民、綠色生產,形成綠色價值取向、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等展開了深入討論。敦煌“沙漠都江堰”成為本屆論壇上的熱點話題之一。
伊朗農業與自然資源研究中心主任貝赫魯茲-安博普在論壇上演講。 賈笑云 攝
沙漠都江堰工程正是甘肅進行荒漠化治理的典范之作。由碧泊產業投資建設的沙漠都江堰工程,擋住了沙漠東進的步伐,保護了敦煌。工程還曾分流特大洪災泥石流,避免了一場毀滅性的災難,使陽關古城消失的悲劇沒有重演。碧泊產業投資于敦煌陽關,建設敦煌飛天生態產業科技園,歷盡十年艱辛,修建起沙漠都江堰。為此,移動沙丘石山500多座,開鑿挖運分洪河道13條,拉運沙石料一億多立方米,生態治理面積達到56平方公里,把吞蝕陽關危及敦煌的沙漠推后5.6公里,新增可利用水資源2000多立方米,為我國干旱地區內陸河流域生態修復創建了一個新模式。
碧泊產業董事長何延忠,因其卓越的治水防沙功勛被譽為“當代李冰”“沙漠漁夫”,先后獲得“中國網事——201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等眾多榮譽。
9月28日,本次會議將移師敦煌陽關沙漠都江堰,繼續召開專家座談會并舉行揭牌儀式。
敦煌被中國庫姆塔格沙漠三面包圍,沙化侵襲嚴重,又南靠祁連山,每年汛期受到祁連山北坡肅北和阿克塞洪水的威脅。“沙漠都江堰”是敦煌防風固沙生態治理工程,由甘肅省發改委、省國土資源廳、敦煌市政府批準,敦煌飛天生態產業科技園投資建設。該工程為保護陽關、守住敦煌豎起三道生態屏障。
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研究員司建華說,敦煌當地面臨缺水,局部有洪湖水、沙害的情況,“沙漠都江堰”工程疏導洪水、滲透洪水、過濾洪水、利用洪水,化害為利。
國務院參事劉燕華說,中國的荒漠化進程很快,“沙漠都江堰”負責人何延忠的“治沙模式”與傳統模式是有區別的,“他根據自然的規律進行恢復(生態),已經恢復了5.6公里,中國的荒漠化土地很大,水資源又有限,而他的方法可復制”。
本次會議的主辦單位是甘肅省科學技術協會、甘肅省科技廳、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蘭州大學、西北師范大學、甘肅省治理荒漠化基金會。承辦單位是甘肅省可持續發展研究會、敦煌飛天生態產業有限公司、沙漠都江堰院士工作站、甘肅建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