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 走進榆中縣馬坡鄉馬坡村的樂村淘電商服務站,可以看到冷涼型蔬菜、胡麻油、牦牛肉、 百合等這些“山貨”披上了新裝,有的被裝在精美的禮品盒里,有的被拍成漂亮的圖片上傳到 了樂村淘的網上,山貨一包裝出城上網了。
而在和平鎮和平村火克偉的小超市在鎮干部的幫助 下變成了和平村樂村淘電商服務站,雖然剛裝修完不久,還沒開始正式“營業”,但依然有很 多群眾走進來咨詢是否可以購買一些別的地方的特產嘗嘗,能否幫助從網上購買一些農用產品 或者日常用品。村里電商服務站的成立,讓一些不會上網的村民在家門口就可以在網上選購他 們需求的東西,網貨進村下鄉了。
火克偉說,將自己的超市改成樂村淘電商服務站,自己不用掏一分錢,都是和平鎮幫著弄 得,鎮上的干部還給他出謀劃策。
“經過多方面的了解當地老百姓對日用百貨、農資、各地的 特產需求比較多,還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將自己種植的土特產銷售出去,還可以在這里購買車票 ,開展水、電、手機話費等電子繳費,方便群眾生活”,火克偉說。
2015年以來,縣委、縣 政府高度重視電子商務扶貧工作,把電子商務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舉措。按照“政府引導、企 業實施、市場運作”的原則,依托樂村淘電商平臺和萬顆商城網站,采取“電商+合作社+農戶 ”的模式,通過鄉鎮電子商務體驗店幫助群眾實現網上購物和網上銷售農產品,為村民增加收 入。并逐步建設覆蓋全鄉鎮的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還多次舉辦電商業務培訓,學員們初步了 解了電子商務基礎知識,提高了技能操作運用水平,培養了一支潛在的農村電子商務帶頭人隊 伍,從而加快推進了榆中縣電商精準扶貧步伐。
為了幫助農民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減少流通環節、降低銷售成本、保障增收利益為目標 ,榆中縣把“電子商務”作為精準扶貧的主要舉措。特別是從去年以來,榆中縣依托產業優勢 ,利用互聯網、電子商務將全縣的名優特農產品銷往全國,并且抓住全省‘電子商務扶貧示范 縣’創建機遇,建設鄉村兩級農產品電商線下體驗店,在21個鄉鎮和有條件的村建設集網貨供 應、農特產品展示為一體的鄉村兩級農特產品體驗店,培育帶動一批效益高、影響力大的網店 。通過“萬村千鄉”農家店等現有資源,建立覆蓋城鄉的電子商務服務網絡,逐步實現全縣農 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全覆蓋。
目前,全縣已建成鄉級電子商務服務站23個,村級電子商務服 務點180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覆蓋率達到67.2%。以郵政鄉村郵站為依托,已經建立了21個 鄉鎮郵站和18個村郵站,實現了鄉鎮郵站全覆蓋。鄉鎮郵站、順豐、圓通等快遞企業,也向農 村延伸,設立服務網點。樂村淘、萬顆商城等電商企業自建物流配送體系,百米需等“草根物 流”發展勢頭良好,新營、龍泉鄉的農業專業合作社購置配送車輛,自建物流體系,為滿足農 村網貨配送需要,加快電商扶貧創造了基礎條件。
榆中北山百合、胡麻油、青城醋、甘草羊、北山散養雞等農產品網上交易勢頭良好,形成 了一定規模。以龍泉鄉洞口村為代表,電子商務已經成為當地特色農產品銷售的重要途徑,通 過電子商務,帶動洋芋淀粉加工、特色養殖等產業發展,開拓了市場,創新了渠道,取得了效 益。馬坡鄉也已創出了富有南部山區特色的“南啣啊寶”牌綠色蔬菜、“隴山雪牦牛肉”、“ 啣山老農”牌脫水蔬菜干、寶明三泡臺、“哈哈農莊”農資超市、高原夏菜、蘭州甜百合等品 牌,都受到了各地的歡迎,需求量較大。
從2017年到2020年,榆中全縣普及電子商務應用, 實現“三有一能”目標,即縣有農村電子商務服務中心,鄉有電子商務服務站,村有電子商務 服務點,并能規范高效營運,貧困戶能通過電子商務銷售自產產品、購買生產生活資料,實現 “農產品進城,消費品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