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底,蘭州市民政局發布了《關于對我市部分規劃項目和在建道路命名的通告》,《通告》中明確了3個規劃和在建項目的命名。其中,蘭州高新區定遠連搭片區規劃項目命名為“蘭州東部科技城”;位于蘭州市城關區青白石街道白道坪村由蘭州碧桂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的項目命名為“蘭州碧桂園”;位于皋蘭縣鹽池村和安寧區孔家崖交接區域由甘肅浩源投資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的項目命名為“蘭州文錦園”。
從這一命名我們可以發現,蘭州高新區定遠連搭片區命名為“科技城”,作為一座科技城就是要打造一座承接蘭州城市中心區功能分解之城,前提當然是產業化先行。科技城的開發理念是“以城帶業、以業興城、宜居宜業、和諧發展”目的是打造一個產業化的城市,就是要以產業研發區為主體功能,輔之以商務功能區和生態住宅區,實現城市功能與產業功能的有機融合,使區域從業人員享受到職、住、娛一體化的綜合服務,提升創業人員的生活品質,提升城市的綜合競爭實力。
理論上,蘭州要提升其城市競爭力,必須尋求更加廣闊的城市發展空間,在整個蘭州城市向北拓展的大戰略下,東城區科技城作為前幾年的戰略構想,現在略顯尷尬。原意是形成蘭州的“浦東”。目前蘭州市區內人口密度約為1147人/平方米,東城區的形成除能吸納一些外來人口外,還將吸引一部分蘭州盆地的本地人口,這對減輕蘭州盆地人口壓力,促進整個蘭州市的人口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蘭州東部科技城所在區域——定遠連搭片區,一大優勢是較為平坦的土地集中連片,開發建設成本低,城市建設中拆除量小、成本低,沿交通線適宜建設規模較大、專業化的產業集聚區、乃至可能形成產業集群區。從這一點上看,東城區,特別是蘭州東部科技城的建設足夠擔當。
但是,當蘭州新區被確定為國家級新區之后,東部科技城就打了折扣。
9月初的一個中午時分,蘭州365房從蘭州中心城區驅車出發,沿著美麗的濱河路經天水路口上高速,大約30分鐘的車程從榆中縣定遠鎮下高速到達蘭州東部科技城。縱觀目前正在建設的蘭州東部科技城,除了正在建設的居住小區外,可以說少見科技企業、科技產業。在前不久當地開工奠基的四個項目可見,除了一個中科院蘭州分院中學/小學東城分校與科技教育有關,其他三個均是與高新科技沒有直接關系的房地產和商業街。
據《蘭州城市東擴區發展規劃研究綜合報告》上的數據顯示,當地的水源條件方面,河流水源,本區自產的河流水量很小,且多為季節性河流,如苑川河年徑流量為3325萬立方米,占整個榆中縣年徑流量的66.2%,黃河從本區邊緣流過,但由于處于蘭州市區的下游,無法作為城市建設的生活用水。水源條件成為城市建設的主要門檻,榆中地下水較豐富,但開采量有限,靜儲量為193945萬立方米,動儲量為3102萬立方米,天然補給量6858萬立方米/年,可開采量為5646萬立方米/年;區內只有10萬噸水庫1座。
在一正在施工的項目地上,一位在此務工的定遠鎮當地人坦言,水,是個很大的問題。他的日常工作的給植被澆水。所用之水來自于三角城黃河提灌之水,由于該處水源并非單純服務于項目地,很多時候就會出現斷水的現象。這個時候只能使用項目地修建的湖區,而湖區之水也是三角城黃河提灌之水的儲備。對于生活用水,當地人說,他們目前的吃水基本來自于馬家寺山水匯集的水庫之水。當地人坦言,目前的供水量滿足當前的人居生活用水尚充裕,但是對于今后,當越來越多的人居住于此,水會成為很大的制約。對于生活污水的排放,當地人更是坦言,直接排放于苑川河內。
在社會各界的努力下,蘭州東部科技城建設的步伐會越來越快,水的問題如何解決?是政府相關部門來謀劃實施這一配套工程,還是由企業來自行承擔解決?若是政府部門出面謀劃實施,那應該是哪一級政府部門來解決?無論是誰來承擔解決,這一問題已經迫在眉睫。
當蘭州365房還在疑惑這一問題時,一輛連接蘭州東部科技城與主城區的公交車緩緩從面前駛過。這是一條連接主城區與蘭州東部科技城人員往來的主要運輸線路。沿著公交車的線路,蘭州365房驅車從蘭州東部科技城經和平至東崗,再沿南山路,用時50分鐘回到了蘭州主城中心區。
一路走來,給蘭州365房很直觀的感覺就是:這是一條和蘭州盆地地域條件相近的通道——兩山之間。在面對目前的地域條件,蘭州主城區與蘭州東部科技城如何實現“1小時都市圈”的直接連通。
歷經長期發展變遷,國內外都市圈建設已積累了較為成熟的經驗。以美國紐約大都市圈為例,這個都市圈是以紐約為核心的美國東北特大城市群。它是隨著美國經濟的發展逐漸形成的。1950年以后,科技迅猛發展,交通和通訊發生革命,城市的產業結構不斷升級換代,隨著美國經濟由工業化走向后工業化,城市開始沿交通軸線向郊區擴展,各大城市都市區空間范圍擴大,波士頓、紐約、費城和華盛頓4大都市群橫向蔓延,相互連接,制造業帶、交通帶、城市帶融為一體,形成了多核心的城市群體系。它的形成除了產業的聯系之外,交通網絡發展,則是其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而在國內東部沿海之地,很多城市在城區擴展和都市圈打造中,因為地勢平坦的緣故,一些地區城市都市圈打造中實現了兩座城市之間的直接貫通,道路、產業、配套設施實現互融,因此,蘭州東部科技城和蘭州市區20公里的路程,不是平原上兩個城距的路程。平原城市兩城之間的20公里可以連續開發,路、橋、管道、公共設施可以得到充分使用。而蘭州市區和蘭州東部科技城之間的20公里則名為丘陵山路,利用率低。這就無形中增大了城事設施的每平方公里的均推造價,這些都是政府和投資企業要慎重對待的因素。特別是企業要有系統的應對戰略。
但是看看當下東城區,區內現狀基礎設施較匱乏,除榆中城關鎮具備了一些條件,其它皆需改擴建或新建各種基礎設施;連接主城區和東城區的快速連接系統迫切需要完成。這些都是影響東城區發展的“門檻”。這些“門檻”的解決非常迫切,誰來做,什么時間做,都應該是目前擺在工作日程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