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8月27日訊:據世界新聞報報道,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8月20日報道稱,相關新聞報道及中國軍事網站公布的信息顯示,解放軍海軍的新型反潛直升機正在進行測試。報道猜測,該直升機被命名為直-18,是由中航工業(yè)昌河飛機工業(yè)集團的直-8發(fā)展而來,而直-8本身是以法國“超黃蜂”為基礎制造的一款中型直升機。
或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直-18對提升中國海軍反潛戰(zhàn)力作用巨大。簡氏報道稱,根據昌河飛機工業(yè)集團的聲明,在直-18的建造過程中大量使用了復合材料及鈦,這一系列改進似乎與中航工業(yè)的AC-313民用直升機的設計一致。AC-313直升機于2010年在江西景德鎮(zhèn)首飛成功,它配備3臺“普拉特-惠特尼”發(fā)動機,最大起飛重量13.8噸,機內油箱滿油最大航程900公里。但簡氏認為,直-18不大可能裝備“普拉特-惠特尼”發(fā)動機,應該裝備了軍用版直-8發(fā)動機的改進型號。
另據美國“海軍技術”網站猜測,直-18裝備有HS-12型吊放聲納、聲納浮標,不僅能投擲A244S型反潛魚雷,還能發(fā)射“鷹擊-81”和“鷹擊-83K”反艦導彈。專家表示,如果直-18前部裝備的搜索雷達能夠探測、識別露出水面的潛望鏡;機身后部多組圓形小孔可投放數十枚聲納浮標,對大面積海域實施反潛搜索,就表明直-18的反潛性能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目前,中國海軍裝備有國產直-9和俄制卡-27兩種反潛直升機。然而,直-9受搭載能力不強和機內空間狹小等因素限制,不能算是最完善的反潛作戰(zhàn)平臺,而卡-27的數量又相對有限。因此,在很長時間內,中國海軍缺乏先進、完善的反潛直升機。直-18的出現恰好彌補了中國海軍艦載反潛直升機的短板。
為“遼寧艦”保駕護航
簡氏認為,目前中國海軍還沒有能夠搭載最大起飛重量為13.8噸的直-18的驅逐艦或護衛(wèi)艦。所以,直-18只能在航母“遼寧艦”或現役的3艘071型船塢登陸艦上起降。有猜測稱,“遼寧艦”將配備4架直-18J預警直升機和4架直-18反潛直升機,這將大大提升其自我保護能力。
反潛直升機使用吊放聲納,可在艦艇編隊的外圍進行機動警戒巡邏,防止對手潛艇靠近艦隊。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分析稱,如果中國國產反潛直升機真地裝備了與美國AQS-22類似的聲納,“遼寧艦”的反潛能力將不遜于美國航母,足可對美日先進潛艇構成威脅。漢和認為,從中國航母的直升機升降區(qū)和甲板布局來看,它完全沿襲了前蘇聯/俄羅斯海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布局方式,這說明它可搭載較多數量的反潛直升機。還有軍事專家認為,未來,去年年底驚鴻一現的直-20成熟后,可直接使用直-18上成熟的反潛系統和設備,所以也不能排除直-18充當技術驗證平臺的可能性。
原文鏈接:http://news.ifeng.com/a/20140826/41733971_0.shtml
(責任編輯:鑫報)